
2月3日,廣西武宣縣三里鎮東嶺村村民在蒸米餅。
當日是農歷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新華社發(陳冬梅 攝)

2月3日,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黛溪街道成五村農民在整理做好的年糕。當日是農歷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鄒平縣當地農民用黍米面或大米面、紅棗等為原料蒸出的年糕,香甜勁道,入口綿軟。吃年糕也寓意“年年高”。 新華社發(董乃德 攝)

2月3日,江西省靖安縣雙溪鎮居民舒平在制作爆米花糖。
當日是農歷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靖安縣民間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說法。“小年”這天,人們用麥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財運大發、生活甜美。 新華社發(徐仲庭 攝)

2月3日,江西省靖安縣雙溪鎮居民舒平在制作爆米花糖。
當日是農歷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靖安縣民間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說法。“小年”這天,人們用麥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財運大發、生活甜美。 新華社發(徐仲庭 攝)

2月3日,在廣西南寧市水街的一家傳統粽子店,工人在用冬葉包裹豬肉、板栗、綠豆等和成的餡料,制作粽子。
當日是農歷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南寧人有過年吃“年粽”的習俗,寓意“年年中”,粽子店的生意格外紅火。 新華社發(喻湘泉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