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5日,在陜西華陰市,演員在表演老腔。當日,陜西省華陰市的老腔和秦腔演員來到華陰西岳廟,為當地百姓演出。老腔和秦腔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雖然起源和特色各不相同,但都彰顯出農民慷慨好義的性格和淳樸敦厚、勤勞勇敢的民風。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2月15日,在陜西華陰市,演員在表演老腔。當日,陜西省華陰市的老腔和秦腔演員來到華陰西岳廟,為當地百姓演出。老腔和秦腔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雖然起源和特色各不相同,但都彰顯出農民慷慨好義的性格和淳樸敦厚、勤勞勇敢的民風。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2月15日,在陜西華陰市,演員在表演老腔。當日,陜西省華陰市的老腔和秦腔演員來到華陰西岳廟,為當地百姓演出。老腔和秦腔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雖然起源和特色各不相同,但都彰顯出農民慷慨好義的性格和淳樸敦厚、勤勞勇敢的民風。新華社記者 武巍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