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頭山鎮營盤村銀廠坡位于楊家松頂。在山腰坪干上,有一個用石頭擺成的“救SOS命”,那是14歲的馮源濤在6日清晨擺的。他從思想品德書上看到,SOS是國際求救信號。銀廠坡村民絕大多數不知道這行字的意義,但是這無疑是他們目前最迫切的訴求。圖片來源:/CFP

龍頭山鎮營盤村銀廠坡位于楊家松頂。在山腰坪干上,有一個用石頭擺成的“救SOS命”,那是14歲的馮源濤在6日清晨擺的。他從思想品德書上看到,SOS是國際求救信號。銀廠坡村民絕大多數不知道這行字的意義,但是這無疑是他們目前最迫切的訴求。圖片來源:/CFP

龍頭山鎮營盤村銀廠坡位于楊家松頂。在山腰坪干上,有一個用石頭擺成的“救SOS命”,那是14歲的馮源濤在6日清晨擺的。他從思想品德書上看到,SOS是國際求救信號。銀廠坡村民絕大多數不知道這行字的意義,但是這無疑是他們目前最迫切的訴求。圖片來源:/CFP

2014年8月6日,云南魯甸龍頭山鎮營盤村銀廠坡位于楊家松頂。在山腰坪干上,有一個用石頭擺成的“救SOS命”,那是14歲的馮源濤擺的。他從思想品德書上看到,SOS是國際求救信號。銀廠坡村民絕大多數不知道這行字的意義,但是這無疑是他們目前最迫切的訴求。圖片來源:文若愚/CFP

村公所派人來讓營廠坡的村民豎起一根旗桿,傳說會有直升機來投放物資,但至今,他們只看見天上一架架直升機呼嘯而過。

在距離等待救援營廠坡村大約一公里距離的羅家院子,這里已經有水有食物,今天又通了電,孩子們正在看電視上關于地震救援的報道。山上不遠處的人們,則在繼續等待。圖片來源:文若愚/CF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