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挑釁中國暗藏玄機 要顛覆二戰后格局
張文木
蘇聯解體后,雅爾塔體系中的歐洲格局已經解體。但在遠東地區,雅爾塔體系形成的格局依然存在。
日本千方百計,試圖打破這一格局,并將此看作是成為大國的關鍵。
日本在東海的戰略性試探是其“周邊事態”政策的具體推進,是日本打算改變遠東雅爾塔體系的一個戰略測試,中國及亞洲國家必須警惕。
日本缺油不是今天的新問題,經過長期經營,日本已獲得豐富油氣供應渠道,目前不至缺少東海釣魚島邊上這一點“莫須有”的石油氣資源。在日本看來,東海問題的要害是:中國開采油氣的地點接近的不是別的島嶼,而是對日本地緣政治有重大意義的釣魚島。從這個意義上說,日本辦理授予民間企業對東海“中間線”以東的油氣試采權,是對其“周邊”事態所涉關鍵地區進行戰略試探的行為。
事實上,日本政府提出的所謂“中間線”,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在日本戰略棋盤上是隨戰略需求隨時可以移動的。而“民間”的概念在日本右翼眼中也是一個不便直接表達的“政治”概念。
深層次的原因是,日本正試圖突破現存的遠東雅爾塔格局。能否做到這一點,將是日本成為未來政治大國的關鍵。 蘇聯解體后,雅爾塔體系中的歐洲格局已經解體。但在遠東地區,俄國仍然占據著日本北方四島,美國仍然占領著沖繩島。同時,在雅爾塔格局中,日本則被要求必須遵守其和平憲法,走和平發展道路,不能重新軍國主義化,更不能觸動中國在臺灣的主權地位。
但由于中國的迅速崛起,美國開始推行遏制中國的政策,開始為日本松綁。這燃起了日本顛覆遠東雅爾塔格局的希望,并由此重新恢復它在雅爾塔協議下所喪失的部分或全部地緣政治利益。
對于目前日本出現一系列放棄和平發展道路的舉動,我們不僅要從民族感情的角度,更應該從雅爾塔體系的法理角度,來揭露日本右翼復辟“大東亞戰略”夢想的非法行為,并由此保衛亞太和平及其法理基礎。
(作者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