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全民急救意識的提高,心肺復蘇知識和操作技能也逐漸被普通人群學習及掌握。作為醫務工作者,更應該成為急救技能執行的典范。有鑒于此,市三院把急救知識和操作技能視為努力提高的重點,要求全院每一位員工要樹立“人人學急救、個個會急救”的急救理念,掌握心肺復蘇技術,職能醫技科室更要進行嚴格規范培訓,切實提高全員的救治能力和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0月10日是第六屆“急救白金10分鐘全國自救互救日”。天水市三院醫教科、護理部以此為契機,詳細籌劃、精心組織,開展了為期兩周的全院職工心肺復蘇技能培訓。培訓前醫教科科長張永錄就心肺復蘇及相關急救知識進行了分次理論講授,同時在醫院OA系統上傳最新的心肺復蘇術教學視頻及標準流程,方便大家業余時間學習。為了保證醫院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培訓質量,加強實踐操作水平,培訓過程以理論知識講授和技能操作演練為主,采取理論授課和網絡學習相結合、教學演示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形式,分別對一、二、三線的各級各類人員進行了培訓及考核驗收。

在實踐操作階段,由醫院護理教學組和急救護理組的6名護士長,分組承擔心肺復蘇技術教學演示。示教老師首先進行雙人心肺復蘇術的整體演示,從評估環境開始對各個操作要領進行逐一講解。然后將培訓人員兩兩分組,依次在仿真人體模型上進行心臟復蘇術的模擬操作實踐。指導老師耐心細致地對培訓人員的操作進行現場指導,對不規范的動作要領進行及時糾正。每一位培訓人員一絲不茍地練習,同時在觀摩中一起討論動作要領,改進操作缺陷。“評估患者的及時性”、“按壓方法的規范性”、“人工呼吸的有效性”……現場氣氛熱烈,學習氛圍濃厚。

為確保培訓的質量和效率,護理部為此次培訓從示教人力、演練器材以及演練場所均做了充分準備。全院職工學習熱情很高,很多人放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抓緊練習;有的人在科室擺上床墊,跪在地上,按壓著枕頭找胸外按壓的感覺,該有的流程卻一個也不落。有位職能科室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此次雙人心肺復蘇術培訓,讓我更加懂得生命的寶貴,專業嫻熟的急救技能和爭分奪秒的搶救過程是挽救生命最有力的保障,F在,我們要把每一次培訓練習當做實際救護,因為,真正的現場救護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模型,而是一個需要挽救的生命。”

經過為期兩周的培訓,全院在職員工全面掌握了心肺復蘇術操作技能,在終期考核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參與培訓的300多名職工考試合格率達93.1%。此次培訓達到了預期效果。醫院要求各科室繼續進行強化培訓,醫教科、護理部將對各科室培訓質量持續跟蹤,鞏固培訓成果,不斷提升我院急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