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隴原突遭特大沙塵暴襲擊,6名修建鐵道的民工失蹤,生死未卜,蘭空某部直升機緊急起飛,展開一場———
4月12日12時05分,蘭空某部正組織晝間飛行訓練。“叮鈴鈴……”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在飛行值班室驟然響起:“為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請你們速派直升機實施空中搜救!”話筒里傳來了上級首長鏗鏘有力的命令。
原來,4月9日下午,隴原大地突遭特大沙塵暴襲擊。12級以上的特大風力狂襲大漠戈壁,霎時,整個酒泉地區黃沙漫卷、沙石肆虐。酒泉市肅州區泉湖建筑工程公司派往嘉蒙鐵路葫蘆山車站項目部修建鐵道的7名民工,在前往工地施工途中,有6人失蹤。當地已動用人力車輛搜尋了兩天仍無音訊,民工的生命危在旦夕。
“求援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放下求援電話,部隊迅速成立了以某飛行團團長、政委為組長,副政委為副組長的搜救工作領導小組,他們一邊向上級首長報告,一邊根據戈壁荒灘特殊環境、地理特點,研究制定了“沙漠營救搜索飛行方案、沙漠懸停吊救飛行方案、夜間沙漠營救搜索方案”3套搜救方案,確保在各種情況下有條不紊地組織實施搜救工作。
12時33分,一個由訓練有素、作風過硬的機長、副駕駛、領航員、空中機械師組成的4人機組迅速成立。
“起飛!”13時18分,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機長猛地加大油門,駕駛著裝載氧氣袋、食品袋和醫療藥品的直升機穿云破霧向能見度不到3公里的大漠戈壁飛去。正當飛機直指目標區時,意外的情況發生了,厚厚的云層似山峰般迎面壓來。“叭!”飛行員迅速打開飛機加溫電門,握緊駕駛桿有力準確地操縱著飛機,不讓飛機產生更大的坡度。同時,飛行員加大油門,使飛機迅速脫離云層。
14時57分,在機組的密切配合下,飛機終于沖出顛簸區。
16時58分,經過3小時40分、674公里的飛行后,飛機終于到達了重點搜救區域。由于沒有指揮引導、導航設備,而且搜救目標不明確,再加上風沙剛停,遮天蔽日的黃沙刮起的厚厚浮塵讓飛行員一時難以分清目標,給搜救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為保證搜而不亂盡快尋找到民工,他們進行了詳細分工:機長負責飛行,副駕駛負責搜索觀察,領航員負責飛行位置和時間,空中機械師負責監控飛機狀態,按照預定方案展開搜救。
時間一分一秒地飛逝,大家的心一陣緊似一陣。搜尋了半天的飛行員隨著夜幕的漸漸降臨,提著的心揪得更緊了。然而,最終由于天暗塵厚不符合飛行條件,飛行員不得不停止搜救,待到第二天再進行搜救。
4月13日,浮塵有所減弱,能見度逐漸變好,飛行員又開始了緊張的搜救工作。“看到了!看到了!”11時03分,隨著飛行員高傳余的一陣驚呼,機上人們同時看見了前方不遠處的一個“小不點”。驀地,飛行員興奮地加大油門,立即下降高度,朝“黑點”而去,果然是1個蜷縮在沙坑里的民工。“啟動第二套方案。”機長盧斌果斷下令,飛機猛地升高到50米。懸停,打開艙門,系好鋼索,按下電動機絞車電門,將醫生、護士一個個準確地放了下去,經過緊張地搶救,搜尋到的第一個民工終于得救了!
13時34分,“看到了!看到了!”飛行員又一陣驚呼,很快,第2個民工又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
截至發稿時,他們已成功搜救出了6名失蹤民工(其中1名因饑寒已經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