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7日上午,在天水農校小麥試驗基地舉辦了抗條銹病冬小麥新品種暨栽培技術觀摩會。參加試驗觀摩的領導和專家有:天水市副市長霍衛平,天水市農業局局長逯國文,甘肅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柴守璽,天水農校校長吳毅中、副校長文建水,天水市種子站站長閆永祥,隴南市種子站長徐生財及市農科所,天水市麥積區,隴南市成縣、徽縣、禮縣等市縣的50多位農業部門的專家和農業專業技術人員。

與會人員首先深入天水農校東城區和馬溝村兩個下面試驗田,現場觀摩了蘭天系列品種生長情況、條銹病、白粉病、蚜蟲發病情況,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清水試驗站魯清林站長按照種植培育的蘭天18、19等10多個品種在清水川區生長和抗病等方面的優勢進行逐一講解,使與會人員詳細了解了蘭天系列抗病情況。

觀摩會后在天水農校北校區多功能廳舉辦了座談會,大家就小麥“三病一蟲”防治及小麥豐產增收進行了交流發言。魯清林站長介紹了蘭天系列品種選育及抗條銹病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大力推薦在天水、隴南兩市的川區進行大面積播種;柴守璽教授就做好選種、播種時機的掌握、優良品種的推廣等方面進行了講解;天水市種子站站長閆永祥、隴南市種子站長徐生財、天水市農科所中梁實驗站副站長岳維云及徽縣農機中心主任楊曉輝別就蘭天系列品種抗條銹病能力好,適宜在天水、隴南兩市大面積播種做了交流發言。副市長霍衛平做了重要講話,他指出:糧食問題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抗病豐產對小麥的豐產增收、新品種的推廣意義重大,天水市是全省小麥種植主產區,播種面積達190多萬畝,自1969年周祥春教授在天水農校建立試驗田以來,在新品種培育、小麥抗病等農業科研方面取得了舉國矚目的成就,為全省、全國小麥豐產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魯清林、柴守璽兩位教授繼承和發揚了周教授的事業,并且做得很好,希望通過這次現場觀摩會繼續為天水、隴南兩市小麥優良品種推廣和豐產增收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