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 戰“疫”有我
——天水師范學院學子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保衛戰

“時有所需,必有所為,國有所需,我必前行。”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天水師范學院青年學子積極響應號召,投身家鄉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愛國奉獻的赤子情懷,踐行著新時代青年學子的使命擔當。

“我自愿參與到此次疫情防控的最前線,貢獻自己作為退役軍人的一份力量。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文學與文化傳播學院學生、退役軍人賈飛主動請纓,積極投身到家鄉武都姚寨鎮何家崖村村級疫情防控工作中。從入戶排查到值班值守,從防疫宣傳到重點人員監測,這道不尋常的身影——一名常著軍裝的年輕人,與他的“戰友”一起并肩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從大年初三何家崖村設立疫情檢測點開始,賈飛就一直在村口值守,已經連續十八天從未間斷。在檢測點上的他,總是來的最早,走的最晚,有時一值就是一個通宵。對于他的堅守,村民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真不愧是當過兵的大學生啊,勤苦耐勞干活又扎實。”有時與他一起執勤的人員勸他去休息一會,他總是說:“現在疫情防控到了關鍵時候,等疫情得到控制后我再休息吧,現在辛苦多一分,疫情風險就降一分,村民恐慌也少一分,大家心安也多一分……”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杜文卉、王愛鑫、王飛、許鵬等學生會干部和100多名學生志愿加入當地的防疫團隊,他們有的利用專業知識推送防疫團隊的公眾號,宣傳正確的防疫知識,舒緩居民緊張情緒;有的拍攝以防控疫情為專題的宣傳片,利用廣播播報最新的疫情信息;有的在社區參加消毒、信息登記、體溫檢測等志愿活動。他們表示:“在國家危難之時,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積極響應號召,發散力所能及的光與熱。”


黨旗所指,就是沖鋒所向。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尚育魁積極響應共青團隴南市委的號召,投身隴南市武都區黨員先鋒隊。他說:“面對疫情,沒有旁觀者,我作為一名黨員更要沖鋒在前。‘不出門、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的防疫宣傳語說干了喉嚨,噴霧器捂濕了衣襟,吃著溫水泡開的方便面,但看到當地不再攀升的確診和疑似病例,我心里感到無比的溫暖與自豪。”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預備黨員楊博、周鵬輝、常紀文、李國強、張博通等也積極向家鄉黨支部遞交請戰書,加入志愿服務隊,在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聽從安排積極配合其他值班人員做好出入登記、體溫檢測、疫情防控宣傳和思想輿論引導等工作。

1月26日起,文學與文化傳播學院周冰雪和28名志愿者一道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宣傳防疫知識、勸導大家佩戴口罩、統計進出人員的基本信息,共同守護西藏的春天。她表示,青年志愿者的使命在召喚,她必須加入“戰斗”,為守護國人安康貢獻力量。

擁有志愿服務經驗的教師教育學院馬志龍第一時間響應村委會號召,加入甘肅省康樂縣流川鄉古城村聯防聯控志愿服務點,十多天的防控工作讓鄉親的防疫知識水平提高了,防疫心理建設加強了。他說:“能為生我養我的家鄉出力,我感到很光榮。”

馬克思主義學院韓春林義無反顧地加入隴南市宕昌縣甘江頭鄉甘江頭村通北口二社疫情防控點。他表示將盡己之力,幫助更多的人學會科學防控,堅定家鄉父老打贏“防疫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教師教育學院莫曉靜在蘭州市榆中縣城關鎮棲云北路社區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她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關心社區群眾的防疫心理問題,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進行心理疏導工作,緩解由于疫情給社區居民帶來的緊張、焦慮、壓迫等負面情緒。她說:“雖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和眾多志愿者們一起傳遞著愛心與希望。我要盡己所能幫助社區群眾建起心理防‘疫’之墻。”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