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校園疫情防控工作仍處于堅守關鍵期,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全校上下眾志成城。有這樣一群工院青年,他們心中有陽光,用愛與夢想指引方向;他們腳下有力量,用奮斗譜寫青春華章;他們是工院“逆行者”志愿隊伍中的一支,讓我們一起走進青年志愿者協會志愿隊的故事。

在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的引領下、團組織的號召下,青年志愿者協會的隊員們穿上紅馬甲,戴上口罩,分布在校園內的食堂、道路、圍墻等處,開展防疫勸導、維持校園環境等志愿服務工作。他們按照學校疫情防控要求,耐心地引導師生排隊取餐,保持一米線、不扎堆、不聚集,提醒大家戴好口罩;認真排查外賣進校園情況,助力學校建立防疫安全屏障。同時,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同學們為了給大家帶來一個舒適干凈的校園環境,不怕臟、不怕累,紛紛拿起鉗子、掃把,打掃路面垃圾、分揀綠化帶中的塑料袋、紙片、果皮等,不放過任何死角認真仔細地清掃遺留在地面的垃圾。在活動中他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現了奉獻精神,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雷鋒精神的生動內涵。

青年志愿者協會是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社團中長期從事志愿服務活動的公益志愿類社團,有著顯著的社團品牌特色。吳昭昭是旅游學院幼兒2032班的一名學生,也是青年志愿者協會的會長。自她入學以來,經常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加志愿服務與社會實踐,接任會長職務后,就秉承了協會的優良傳統,始終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牢記在心,并組織帶領協會成員用點滴行動將其發揚光大。疫情再起,吳昭昭作為青年志愿者協會負責人,主動請戰,第一時間加入了疫情防控志愿者隊伍,帶領青協的小伙伴們奮戰在校園疫情防控的戰線上。

學校團委長期致力于志愿服務工作的發展。近年來,在校黨委和上級團組織的帶領下實現了“三轉變”:參與主體從原先的相對被動型轉變為積極主動型,參與者的主體意識顯著增強;青年志愿者的活動內容和形式從單一性轉變為多樣化,從集中性、短期性走向社區化、持久化;志愿服務領域和服務對象不斷拓寬,從校內活動為主轉變延伸為關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把開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向社區(村)報到等作為新時代團員教育的重要載體。學校志愿者在疫情防控、賽會服務、文明創建、社會公益等多項校內外志愿服務項目中發光發熱,受到了主辦單位的一致肯定和媒體的廣泛報道。學校志愿服務工作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新聞來源: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