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沉痛的公共環境污染事件!
這是一件帶有突發性的嚴重群體衛生危機!
這是一次催人警省的縣域經濟增長方式的抉擇!
由徽縣有色金屬冶煉有限責任公司排污引發的368人血鉛超標事件,再一次敲響了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生態環境的警鐘。
不是偶然的引爆而是遲來的危機發生在徽縣水陽鄉的群體性血鉛超標事件,引爆的導火索是一件意外事故。
今年3月,水陽鄉新寺村五歲的小孩周浩在玩耍中不慎被電擊傷,被送到位于西安市的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進行治療。幾次手術后,孩子食欲不振,總喊肚子痛。4月7日,醫生通過生化檢查發現其血鉛嚴重超標,血鉛含量每升262微克。
周浩的爸爸周永杰說,當時兒子失去左手,一家人十分悲痛,對“血鉛超標”這個詞語還感到十分陌生。醫生不經意地詢問他,住宅附近有沒有化工廠?他回答說,村子周圍煉鉛煉鋅的廠子太多了。
距徽縣縣城約3公里的新寺村周邊有3家鉛鋅冶煉、化工企業。其中年產金屬鉛5000噸的徽縣有色金屬冶煉有限責任公司,高高聳立的煙筒離周浩家不過百米。村民立刻將周浩的血鉛超標與冶煉公司排放的濃煙聯系起來。從8月中旬開始,附近幾個村子里,不少家長帶小孩到西安進行了血鉛檢測。
8月22日,徽縣一位副縣長主持召開有縣環保局、衛生局等相關部門參加的辦公會議,責令縣環保局書面正式通知徽縣有色金屬冶煉有限公司立即停產,配合工作組進行調查。
8月26日,因冶煉廠還在繼續生產,新寺村80多名村民在冶煉廠門口靜坐,并將生產區道路用沙土堆堵。
8月27日,徽縣召開縣委常委擴大會議,對此事進行專題研究,由衛生局負責盡快聯系有關專家,認定人體微量元素超標的原因和途徑,并由縣經貿局負責制訂冶煉公司的搬遷方案。第二天上午,徽縣環保局和電力局對冶煉公司實施了強行斷電措施。當天下午,徽縣四大班子領導集體接待了300名來訪群眾,表明了妥善處理好這一事件的決心。
9月8日,經徽縣縣委、縣政府核查,當地共有877人通過不同渠道到西安檢查治療,368人被確認血鉛超標,其中14歲以下的兒童149人。
9月9日,國家環保總局專家組確定,此次群體性血鉛含量超標的污染源為徽縣有色金屬冶煉公司。
當地一位干部說,這次帶有突發性質的群體性事件,表面上看是一個孩子觸電引發的,其實是一場遲來的危機。
心理疏導與積極救治全面展開
公共傳媒對血鉛超標事件的不同傳播,更加重了村民的疑慮與恐慌。
新寺村村民有的去買書看,有的上網去查,學到了不少關于鉛中毒的知識。關于鉛中毒的資料,還被張貼在路邊的墻壁上。乏力、腹痛、頭暈、嘔吐、牙齒稀松……這些鉛中毒的癥狀,均被大家對癥入座,各種版本的傳言也越來越多。
針對這一問題,徽縣及時請衛生方面的專家進行了心理干預。
9月初,身著軍裝的西京醫院兒科副主任成勝權應邀來到徽縣。他一邊和省衛生廳專家對當地醫護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一邊走進新寺村,對村民多次進行鉛中毒知識的講解。
通過心理疏導,群眾的情緒穩定了,不少學生家長重新讓孩子去上學。受此事影響最大的水陽鄉明德小學教學秩序基本恢復正常。9月9日中午,記者在新寺村碰見5名放學回家的徽縣四中學生,她們說都去西安做了血檢,早晚感到有陣發性腹痛。被檢測血鉛含量334微克/升的一位郭姓同學說,剛開始很害怕,聽了兩次專家的講解,心里逐漸平靜了。
徽縣水陽鄉群體性血鉛超標事件發生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務委員陳至立,省委書記、省長陸浩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責成有關部門認真調查處理,全力做好高鉛血癥人員的排鉛治療工作。
8月29日,省衛生廳組派由疾病控制、職業衛生監督和臨床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組趕赴現場。隴南先后派出市政府工作組和衛生、環保部門的負責同志及技術人員到徽縣指導協助工作。
9月13日,隴南市市長郭玉虎、市政協主席邱正保一行代表市委、市政府看望慰問徽縣水陽鄉部分血鉛超標群眾。
事發以來,徽縣縣委書記王大睿先后5次深入到水陽鄉新寺村與群眾面對面接觸,耐心解答問題,穩定群眾情緒。縣長陳榮接待上訪群眾4次,認真解決群眾提出的困難。徽縣財政投入購置藥品、化驗檢測、住院治療費50多萬元。
截至9月17日,徽縣住院治療血鉛超標的群眾共有258人。目前,從北京調來的血檢分析儀正在徽縣調試,對新寺、牟壩兩村群眾的血鉛篩查即將展開。
落后鉛冶煉設備被強制拆除
9月8日,國家環保總局派出的工作組抵達徽縣。次日,衛生部派出的專家組到達徽縣。9月11日,正在我省考察指導工作的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對救治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并增派了專家。
9月9日,參與調查此事的環保專家向媒體公布結論:“采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燒結鍋工藝生產鉛產品的徽縣有色金屬冶煉有限責任公司,是造成徽縣水陽鄉部分群眾血鉛超標的重要污染源。”當日上午,徽縣政府向徽縣有色金屬冶煉公司下達了關停落后生產線的通知,接著采取強制措施,將8臺土燒結鍋組成的生產線全部切割落地。
經環保部門查明,徽縣有色金屬冶煉公司1996年建成投產以來,環保設施一直未按環評要求落實。該公司的環評報告中未對企業渣場和廢氣無組織排放問題進行論證,且所用氣象資料不符合建廠條件;1996年該公司建成投產以來,環保設施一直未按環評要求落實;2003年企業由3000噸/年擴建為5000噸/年時,也沒有辦理評價手續。由于該公司污染防治設施根本不能滿足企業生產需要,鉛塵、二氧化硫得不到有效處理,從1996年投產以來,長期存在超標排污的問題,該公司400米范圍內的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9月14日,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徽縣有色金屬冶煉公司大量含鉛煙塵常年超標排放,對公眾健康造成極大危害。據測算,該企業僅2003年排入大氣中的鉛達201噸,濃度約568毫克/立方米,超出最高允許排放濃度800多倍。
日前,國家環保總局和省環保局監測專家組對確定監測調查范圍擴大到2.5平方公里。污染范圍內涉及水陽鄉新寺村6個社及牟壩村牟壩社的1800名群眾。
守護綠色家園是全社會的職責
徽縣森林資源豐富,境內植被較好。遠遠望去,新寺村在初秋的陽光下仍顯得綠意盎然。但是,鉛冶煉違規企業產生的黑色污染,早已讓這個綠色的村莊面臨環境危機。“這家公司排放的煙塵特別黑,嗆得人受不了,莊稼也明顯減產。”新寺村村民王璽金對記者說,去年他家的6畝小麥平均畝產由800斤減為500斤;今年種了10畝黃豆,被一場酸雨害得幾乎絕收。對于企業的污染,村民們早就有呼吁,要求當地政府將這家公司關掉,沒想到一拖就是10年。
水陽鄉一名干部向記者證實:“當初這個廠子選址時,牟壩和新寺兩個村子還爭取過,都希望建在自己的地盤上,那樣的話不僅可以獲得征地賠償款,還能安置本村的村民到廠里上班。”可見,當初沒有人考慮過企業造成的污染。
10年過去,進這家廠子打過工的有近百人,每月報酬最高的八九百元,不少人曾被企業組織到陜西一家醫院排過鉛。但他們并未想到中毒的不僅是自己,還會造成環境的污染,殃及親人。
也有村民對企業污染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牟壩村40多歲的李建中說,村子被濃煙籠罩的時候,他曾多次向國家環保總局等有關部門反映及上訪,要求鏟除污染源,還村民一個山青水秀的家園。為了引起重視,他甚至在自家院墻寫上大字“為家鄉的環保死而無悔”。當時,有的人嘲笑他說,政府對污染企業不下決心關閉,靠老百姓能把環保搞好嗎?現在,村民們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守護家園,離不開群眾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