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記者 周者軍 通訊員 石鼓 韓縣銀
“沒想到,我這個和莊稼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農民,如今愛上了時髦的‘大數據’。通過手機,待在家里就能和村民聊天,還知道天下事,時代變化太快啦!”說這話的是徽縣伏家鎮伏鎮村70歲的老支書楊乾元。
楊乾元告訴記者,以前,看報、看電視見到“大數據”這個詞時,一是不懂啥意思,二是覺得離咱農民太遠。如今,村民們紛紛在“隴南發布”上的“隴南鄉村大數據”進行認證,打開手機,不僅可以看新聞、了解村里的事情,還能給鎮里、縣里的領導留言反映問題,甚至還可以查看醫療報銷、上學、低保申報等方面的辦事流程……
隴南鄉村大數據,是去年以來隴南黨政部門重點推動的一項工作,主要針對當前“農村群眾不在村里在群里”等新特點,通過建立移動互聯網門戶,把宣傳、基層黨建、扶貧、民生等工作延伸到農村70%以上的家庭。
自去年10月徽縣“隴南鄉村大數據”建設工作啟動后,楊乾元所在的伏家鎮伏鎮村在縣、鎮兩級的培訓下,隨即展開了“隴南鄉村大數據”的認證工作。
作為村支書,楊乾元率先行動起來,將自己用了多年的老年機更換為新款智能手機,并在年輕人的幫助下安裝了微信,關注了“隴南發布”微信公眾號,認證了“隴南鄉村大數據”平臺。
“其實一開始,我是比較反對的,總覺得一天到晚拿著手機看,浪費時間,是不務正業!睏钋f,自己接受了培訓,對大數據平臺有了一定的了解,想法就改變了!按髷祿脚_有很多為民便民的實用功能,對村子的發展非常有用!
打開自己的新手機,楊乾元一邊熟練地進入大數據平臺,一邊向記者介紹他研究使用過的功能!熬珳史鲐殹卑鍓K可以查看貧困戶認定流程、退出程序、支持政策、幫扶安排,“辦事指南”板塊可以查看醫療報銷、上學、低保申報等方面的辦事流程、辦事地址和聯系電話……
“只要能想到的,大數據平臺上都有。”說著話,楊乾元從市級門戶進入了自己所在的伏鎮村頁面。楊乾元繼續介紹,平時村民們就活躍在“村聊”里,問候的,發感悟的,提醒注意事項的,都是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會把村務、政務以及財務通過平臺公開,也會將相關的政策,比如低保評議等通過平臺發布,讓村民及時了解,做到公開透明!
正是通過“隴南鄉村大數據”平臺,伏鎮村及時收集社情民意,解決了村民非常關心關注的許多問題。
“五社村民通過平臺反映河壩垃圾太多,我們及時組織村民進行了清理;村里有段路不太平整,我們也立馬進行了平整。特別是我們把大數據與村民自治相結合,通過規范村里紅白喜事標準,并在平臺上進行評比,達到了移風易俗的目的。”楊乾元說。
如今,伏鎮村901戶3233人中,認證“隴南鄉村大數據”平臺的已有1002人,達到了戶均認證一人以上。村民們認證在平臺,活躍在平臺,有事也會找平臺。而楊乾元,則一直保持著村里活躍度前三的排名。
“‘隴南鄉村大數據’平臺還有很多的功能我們沒有好好利用,以后我們將根據伏鎮村的實際情況,加大挖掘運用力度,使平臺更好地為村子發展服務!睏钋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