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通”姬曉廷老師今起在本報文化講壇“指點”蘭州江山,直擊蘭州靈魂
|
衛星地圖上的蘭州 資料圖片 |
昆明四季暖如春,所以又叫春城;濟南泉甲天下,所以又叫泉城;蘭州也有個“別名”叫金城,那么蘭州為什么又要叫“金城”呢?
你不知道的甘肅,河流縱橫,土質肥沃,氣候濕潤……雖然它存于遠古;你所知道的甘肅,大地灣文化、半山文化、馬家窯文化……厚不可測的文化底蘊使得這塊土地有著奪目絢爛,使人浸潤歷史長河而覺渺小。
無怪乎文化的踏尋者余秋雨棄政躬耕,積多年文化沉淀發出振聾發聵的驚天一嘆——《文化苦旅》便是從這里開始,以蘭州為源點,輻射隴原,繼而走遍中華大地!
黃河惟一穿城而過的只有蘭州;作為甘肅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為中國的幾何地理中心,作為青藏、內蒙古、黃土三大高原的交匯點,蘭州,有著多少你不曾知道而又想知道的故事……
曾任新華社駐甘記者的“蘭州通”姬曉廷老師今起登上本報文化講壇,以十二字點擊蘭州靈魂,縱橫古今,談笑詼諧中,為你獻上系列精彩講解。一臺有關蘭州的濃墨重彩文化大戲正在拉開,將蘭州的過去與現在重新演繹……
前有易中天品三國,今看姬曉廷說蘭州!歡迎熱愛蘭州的你積極參與,撥打本報熱線8119000,把你知道的蘭州文化告訴我們,告訴更多為蘭州自豪的人。
話說“金城”
“金城”這個詞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呢?您別琢磨了,我告訴您吧,是公元前121年。那時的秦王朝設置了榆中縣,并將它分為勇士縣和金城縣,勇士縣大概在現在的定西口一帶,金城縣呢,則在現在的西固區附近。公元前81年的時候,金城就又“升級”啦,西漢中央政府為了加強對蘭州及其周邊地區的控制,設立了金城郡,轄管13個縣。
說了這半天,這“金城”到底是怎么來的呢?您別急,這就說給您聽。這來歷有三說。一說修建蘭州城池的時候,泥砂里不斷地能淘洗出金砂,這讓建城池沒花國家一分錢,而且還得了“金城”的美名,羨慕吧?又一說,這蘭州屬長安之西,從陰陽五行上來說,金屬西,所以稱作“金城”。還有一說和蘭州的地勢有關,蘭州四面是山,地理位置險要,有“金城湯池”之說,就取名為“金城”了。這可不是我亂講,是有歷史依據的——《漢書·地理志》為“證”。
您說蘭州不叫“金城”?老蘭州們可不答應,您看:金城路,金塔巷……這些地名可都是蘭州曾叫作金城的“證據”。
“金城”的來歷說法有三種,三“金”組成一個“鑫”字,“鑫”有“財源興盛” 的意思,蘭州也一定會像“鑫”字一樣,越來越興盛。
考究“蘭州”
那現在,金城為什么又不叫金城,而叫蘭州了呢?
話說西魏的時候,皇帝老兒腦袋一轉,廢除了“縣”的設置,金城縣也就跟著消失了。后來,隋文帝在皋蘭山下設置了“蘭州總管府”,“蘭州”就是這么來的。這也是有歷史依據的——在《重修皋蘭縣志》中可以看到:隋唐蘭州“城在皋蘭山北少西,瀕(黃)河,西魏建,隋唐因之。”
古蘭州是啥模樣?高適的《金城北樓》中道:“北樓西望滿晴空,積水連山勝畫中。”這說明,古代蘭州的北城有樓;北宋時候的蘭州古城有“東西約六百余步,南北約三百余步;城高三丈,池深一丈五尺”的說法。讓我們根據這些史書上的記載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黃河奔流而下,城池固若金湯,皋蘭山如同屏障!用蘭州話來說,兩個字:亮豁!現在古蘭州留下來的幾乎只有黃河、皋蘭山等山山水水了,城墻被拆除了,城門也隨之不見了。但用蘭州話來說,三個字:更亮豁!
蘭州建市是在1941年,這是因為當年的蘭州成為抗日大后方,地位越來越重要。1949年8月,彭德懷將軍解放了蘭州。新中國成立后,蘭州市升為地級市,成為省會城市。
侃罷金城的“鑫”,您想知道蘭州的綠嗎?請看下回分解——蘭州之森。 本報實習記者 李夏 魏存芳 為您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