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和諧征遷筑就發展大道
——麥積區寶蘭客專項目建設征遷協調保障工作側記(一)

金秋九月,秋高氣爽,多日連綿小雨,令麥積大地青翠欲滴。9月29日上午,一個連日多雨后的陰天,記者在麥積區寶蘭客專協調辦小盧的陪同下,行走在寶蘭客專馬跑泉、花牛、渭南、中灘等施工沿線,一波接一波的建設浪潮奔涌而來:社棠渭河特大橋建設正酣、三陽川渭河2號特大橋橋墩林立,橋梁鋪設順利推進……在這些巨大變化的背后,是麥積區鎮村三級組織和廣大工作人員的艱辛付出,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理解、支持并積極參與重大項目協調保障工作的最有力見證。

寶蘭客專麥積區境內全長112.095公里,分別占甘肅和天水境內總里程的31.6%和68.8%,途經東岔、馬跑泉、花牛、石佛等10個鄉鎮66個村,涉及征地拆遷線路長、面積大、單位群眾多。據介紹,項目計劃征用臨時用地3530.12畝,征收永久性用地1926.06畝,涉及拆除房屋約1387戶、企事業單位60家。

為了全力確保寶蘭客專重大項目順利實施,麥積區成立了寶蘭客專協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沿途10鄉鎮也成立了工作機構,全面落實劃片包干責任制。同時在學習借鑒外地經驗,梳理總結本地以往政策和成功做法的基礎上,多方征求一線干部和廣大群眾意見,最終制定了一套適合本地實際的征遷安置辦法,自始至終執行統一標準,從根本上保證了征遷工作“一把尺子量到底”,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保證了協調保障工作順利推進。截止目前,麥積區共交付臨時用地2740.714畝,永久性用地1779.874畝,交付率100%;丈量評估拆遷戶1117戶,簽訂協議928戶,已拆除849戶;評估企事業單位51家,已拆除33家;遷移電力、通信桿線101處,改設地下管道17處;完成征地拆遷驗工計價4.06億元。已啟動馬跑泉啤酒廠西側、渭南鎮渭紅等13個安置點建設、金團莊小區的評估和過渡市場的建設工作,其他相關工作也正有條不紊、加速推進。

征遷的主體是人民群眾,群眾工作的好壞是檢驗征遷協調工作的試金石。采訪中,區協調辦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具體征遷工作中,麥積區始終堅持“依靠群眾抓搬遷、搬遷安置為群眾”的工作理念,始終把群眾放在工作首位,以情征遷,和諧征遷。每個項目部進場之前,必須召開群眾動員大會;每個工程施工的關口環節,必須動員群眾、組織群眾排憂解難。給群眾把項目實施的意義講透、把政策講明、把任務講實、把目的講清,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也激發了他們參與搬遷、主動搬遷、自覺搬遷的熱情,為征地搬遷工作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采訪中,記者在中灘鎮張白村碰見了正在村邊觀看項目施工的張大爺,說起自家門口正在建設的項目,張大爺的話匣子打開了,“剛開始,咱是一點都舍不得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被拆了,一把老骨頭了,害怕折騰的很,也給上門做工作的鎮村干部給了不少的臉色。但是人心都是肉長的,咱老漢也不是不通情達理的人,干部的腿跑瘦了,政策給咱講清了,帳也給咱算好了,咱老百姓不會吃虧的,再說了,這畢竟也是為咱們的子孫后代造福的大好事,咱們得拿出實際行動來支持國家的重點項目呀”。

走在每一處施工現場,記者看到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聽到的是群眾幸福安居的朗朗笑聲。一樁樁橋墩的澆筑,一段段橋梁的架設,一條條隧道的挖進……希望之路、發展之路、小康之路就這樣在廣大村民群眾的腳下真實鋪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