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增綠 林業增效 果品增值 農民增收
麥積區奏響林業生態綠色華章

去年以來,麥積區緊緊圍繞“大地增綠、林業增效、果品增值、農民增收”的總體目標,以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為載體,以花牛蘋果產業示范園區、亞行項目、全市農業科學示范點、優質果品基地建設為重點,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建設方針和“突出重點、綜合治理、穩步推進”的生態治理原則,各項林業建設得了顯著成效,奏響林業生態綠色華章。

——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去年,麥積區完成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建設營林、造林7.72萬畝,占計劃任務107%,包括新一輪退耕地還林、天保和三北工程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并為工程內人員全額繳納了社會保險。同時,對重點生態公益林建設工程重新劃分了管護區域、確定了管護人員,簽訂了管護合同,在關鍵地段新建機械圍欄1300米、護林房13座、設立標志牌18塊,全區69.6439萬畝公益林全部得到了封禁管護;此外,對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通過“一拆統”按照國家標準已全部撥付到農戶。

——優質林果基地建設。截至2015年年底,全區全年均超額各項林果基地建設任務,其中新建果品基地4.57萬畝,占計劃任務的114.3%;完成補植補栽2.02萬畝,占計劃任務的101%,完成老果園改造1.06萬畝,占計劃任務的106%。

——天水盛龍水果基地提升改造項目。按照2015年初制定的計劃任務,盛龍公司進一步提升了生產管理的科學科技含量,對2萬畝鮮食葡萄基地進行了全面的補植和提升改造,推進全園節水滴管、防雨棚、防鳥網建設,健全完善了基地內管護體系,提升了果品質量,使今年的優果率達到90%以上。

——市列、區列重點林業生態建設工程。一是天水花牛蘋果產業園區建設。目前,園區內1700米堤防、4條排洪渠、擋土墻、電力桿線遷移和濱河西路1600米管網鋪設及南端1100米路面硬化等基礎設施工程已全面完成,2萬噸氣調庫項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紙箱包裝廠項目已完成鋼結構安裝工程,預計明年5月底將建成投產。二是百里生態長廊建設(寶天高速麥積過境段向面坡綠化工程)。工程涉及我區麥積、甘泉2鎮6村。從麥積鎮街亭村至甘泉鎮歸鳳村10公里區域范圍內,已完成大地埂綠化51.8萬米(折合3106畝),荒山造林200畝,栽植塔柏、油松等綠化苗木13.25萬株。三是莊天公路社棠段向面坡綠化工程。工程設計荒山造林1250畝,目前以全面完成。四是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今年,麥積區農業科學發展示范點為麥甘公路新陽段向面坡綠化示范點。按照打造精品工程和亮點工程的要求,組織技術人員開展打點放線,挖坑整地和栽植工作,已全面完成了建設任務,完成人工造林4080畝,栽植油松、側柏、刺槐等114.4余萬株。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主體改革任務的基礎上,完成了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和林下經濟發展前期的調研和相關政策的宣傳、培訓等工作。完善縣級林業綜合服務中心1個,成立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5個,新增家庭林場3個。建成黨川、甘泉、東岔等鄉鎮以蘋果、油松、落葉松、核桃等為主的良種苗木基地1.1萬畝;完成林權流轉0.42萬畝,林權抵押貸款460萬元,林下經濟產值達1.576億元。

——全民義務植樹活動。認真貫徹《全民義務植樹條例》,建立健全了全民義務植樹登記卡制度、屬地管理和檢查制度,把寶天高速過境段向面坡、村鎮綠化、公路綠化做為全民義務植樹的主戰場,組織全區社會各界人士參加了義務植樹活動,共栽植油松、側柏等樹種1萬余株50余畝。全區新建區級義務植樹點8處,鄉級義務植樹點18處,完成義務植樹173.4萬株,參加義務植樹32.8萬人,盡責率達100%。

——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一是加強林地管理。嚴格執行征占用林地審核審批制度,提前介入,強化服務,完成了寶蘭客運專線等國家重點工程的征占用林地的勘驗、賠償兌付及臨時占用林地的審批上報工作,征占用林地審核率達到100%。二是認真落實木材限額采伐制度,嚴格控制限額采伐計劃。全年共采伐:2098立方米,其中撫育采伐1376立方米,其他采伐722立方米,總采伐量占年采伐限額9355立方米的22.43%,沒有超限額采伐。三是加強木材運輸管理,嚴厲打擊木材運輸的違法行為。共查處無證、偽裝運輸木材、苗木的林業行政案件13起,挽回經濟損失6.4萬元。四是扎實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完成全區珍惜野生植物紅豆杉的調查工作,共采集標本186余件,收集影像資料110余張。先后組織開展了“天網行動”“利劍行動”等一系列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等專項行動,共出動警力910余人次,出動警車528臺次,張貼、散發宣傳標語2000余份,組織開展林業法律法規、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等專題宣傳活動11場次。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全區以側柏枯葉病、落葉松葉蜂等病蟲害防治為重點,共防治森林病蟲害2.4萬畝,防治率為92.8%。開展了刺槐尺蠖、松葉蜂和松材線蟲疫情監測,監測覆蓋率達到100%。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0.072%以下,無公害防治率達到91%,測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100%,實現了“一降三提高”的目標。

——護林防火工作。自11月份進入護林防火期后,結合區域護林防火工作實際,區林業局組織專業人員制訂了2015年度森林《防火預案》,并通過書寫防火宣傳標語、發放防火宣傳畫、宣傳彩頁等形式,采取各項措施積極應對森林火災。同時,組織全區所有護林員在各自管護地段路口、路邊開展清山割草,消除火災隱患;森林公安民警和執法大隊人員晝夜巡邏,嚴防死守。由于各項措施落實到位,2015年全年全區并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

——育苗工作。全區共完成育苗2660畝。其中:國營苗圃育苗800畝,專業戶育苗15處790畝,群眾育苗1070畝。出圃各類苗木2410萬株,留床苗1480萬株,為全區的生態建設和果樹建園提供了苗木保障。

——林業科技應用。近年來,尤其是春季造林開始后,區林業局對包鄉、包工程技術人員在整地方式、苗木選擇、栽植工作等方面進行了集中業務培訓,明確技術規程,統一技術標準,確保工程實施過程中技術指導及時到位。同時,結合自身業務需求,向市區科技部門申報爭取并實施科研課題,不斷試驗、示范林業先進實用技術,并在全區造林綠化工作中及時推廣應用,林業科技的支撐力度逐步得到加強。

——道路綠化和其他重點工作。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全區在黨川、甘泉、元龍、中灘、渭南、新陽、五龍、花牛、社棠等鄉鎮完成鄉村道路綠化共143公里,栽植速生柳、香花槐、大側柏等苗木71500余株。一是切實加強基層場圃站建設。2015年,區林業局通過項目爭取,多方籌資,有效加強了基層場圃站所建設。三陽派出所、利橋木材檢查站已落實了辦公場所建設用地,利橋木材檢查站葉已開工建設。二是切實加強林業宣傳工作。按照“走出去,請進來”的宣傳戰略,努力構筑宣傳平臺,大力宣傳林業工作,今年的林業工作在《中國綠色時報》、《甘肅日報》、《甘肅經濟日報》、《甘肅法制報》、《甘肅農民報》、《甘肅林果》等省級以上報刊宣傳報道16次,在《天水日報》、《天水晚報》宣傳報道35次,在國家、省、市、區級網絡新聞媒體共計宣傳報道180多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