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十二五”絢麗綻放,信心“十三五”再續輝煌。“十三五”時期,麥積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一樞紐、一中心、四高地”發展戰略,堅持“聚焦精準脫貧、突出轉型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的原則,著力優化經濟結構、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著力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著力加快改革創新、著力改善人本民生,扎實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宜居宜業宜游現代化城區建設,全力推動麥積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預期發展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十三五”時期,力爭實現“四個高于”、“三個控制”、“兩個達到”和“一個確保”目標,即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平均增速高于省市,人口自然增長率、城鎮登記失業率、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控制在省市目標之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0000元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000元以上,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具體目標是: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和12%。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
“十三五”時期,麥積區將以“四區五城六線”為重點,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現代化城區。
——強力推進城市開發建設。按照“東擴、西進、南建、北改”的城市拓建思路,統籌推進新城開發、舊城改造、景區提升,到“十三五”末,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40多平方公里。加快成紀新城、高鐵新城、麥積新城、穎川新城、東柯新城、三陽新區、社棠工業新城等新城區建設,實施熱源廠及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繼續加快以棚戶區改造為重點的城鎮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易地搬遷、重大項目安置區建設,通過新建、租賃、回購等方式多渠道籌集公共租賃住房,切實提高拆遷改造貨幣化安置率,多方化解房地產庫存,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實施好東柯大道、穎川東路和藉河廿鋪大橋、羅家溝大橋、渭河三號大橋等道路橋梁工程。加大城市街景整治及市政設施養護,完善公共停車場、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社區市場、小巷道、人行道改造及公廁、垃圾處理等城市公共設施。深入開展“三城聯創”,加快“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提升城市現代化水平。

——深入實施“6873”交通突破行動。全力保障推進天水機場遷建、寶蘭客專、有軌電車、天平高速、麥甘公路、麥積山大道、東柯大道等國家及省市和區列重大項目建設,提升隴東南交通樞紐和商埠“旱碼頭”區位優勢。加快交通道路建設,啟動甘泉鎮玉蘭至禮縣高樓、麥積鎮至石咀至東岔等戰備公路建設,打通自然村道路、斷頭路、產業路、出口路、連接路,改造提升通景區旅游路,到2020年實現自然村通暢全覆蓋。實施好天水交通運輸物流中心等大型客貨運輸站項目,“十三五”末,基本實現城鄉客運服務網絡全覆蓋和所有行政村通班車目標。
——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圍繞“四區五城六線”,加快小城鎮建設規劃編制,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配套產業,著力構建中心城區、中心鎮、其他鄉鎮及特色旅游小鎮“三位一體”的城鎮化建設新格局。深入實施“6363”水利保障行動,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態安全。健全籌融資體制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重點鄉鎮路網、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好星火、花牛峽口、馬跑泉慕灘等輸變電擴建改造工程,保障城鄉開發建設用電。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十三五”末,城鎮化率達到55%,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以上,創建省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30個,所有行政村達到整潔村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