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蝶變 四大主題園靈動面世
——麥積區馬跑泉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側記

一座城市的活力除了表現為各業態的蓬勃發展、欣欣向榮之外,人們的精神面貌、休閑舒適度等也關乎城市的活力指數。隨著經濟發展和居住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愈加注重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幽雅的環境、創新的規劃理念、完善的公共配套設施等已成為讓居民自豪、招徠外地客商的招牌,我市麥積區馬跑泉公園提升改造工程便是具體體現。

中秋時節,再次來到馬跑泉公園,頓時眼前一亮,隆隆的施工聲沒有了,綠意和湖水的清波沁人心脾,姿色獨具、煙波浩渺、靈動優美,設施現代化的一座公園景觀呈現在了面前,散步的人在小徑中信步,秋天雖有涼意,但使得林木也格外蒼翠,隱隱地透出一種原生態的況味。很多早上來晨練和跳舞的人已散落在公園的各處,在路上間或會碰到幾個老者,而不遠處飄來悠揚的笛聲給綠波如煙,拱橋如虹的意境又增添了雅致和情韻。在柳絲如瀑的小徑邊,有攝影愛好者在拍照,有游客在巨大的玄奘曬經雕塑前留影,穿越小徑,一邊欣賞湖中簇簇如菊的荷葉,一邊走過一座造型別致的廊橋,再爬上一座小山,這里又呈現出另一番景色,只見綠草如茵的山坡之上,巍然聳立起一座七層寶塔——天一閣,沿棧道至天一閣腳下的平臺俯瞰公園,綠草如甸,湖水似鏡,層林盡染,各種雕塑掩映其間,不僅令人心曠神怡,更有一種撲面而來的人文氣息提振精神。的確,不管是規模的壯觀還是規劃設計的匠心獨用,馬跑泉公園實現了城市綠心的“美麗蝶變”,讓一座城市呈現出了水秀的靈動和高端的品質。

大手筆建設 為城市注入幸福因子
馬跑泉公園因地處馬跑泉鎮而得名,而馬跑泉鎮的得名則來自一個歷史典故,相傳唐朝將軍尉遲敬德西征路過此地,天熱酷暑,士卒疲憊,其馬為良駒,馬蹄刨地而清泉涌出,并積水成湖,故名馬刨泉,后逐漸演變為馬跑泉。馬跑泉公園始建于1984年,位于麥積主城區東側,泉湖路中段,當時面積116畝,一度是天水人心目中高大上的水上公園,藍天白云、鳥語花香,湖水上泛舟,夕照下賞景,在很多市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馬跑泉公園因基礎設施陳舊,功能單一,特色不明顯,娛樂性和文化性不強,與日益發展的城市和廣大市民休閑娛樂的需要極不相符,為此,麥積區經過精心謀劃,反復論證,報請市委、市政府同意,決定對馬跑泉公園進行提升改造。

擴林蔭公眾休憩帶、建特色文化商業街、打造高檔次活力水上樂園,改造園內道路、綠化、亮化等設施,增加水體面積、建設園林小品、改善生態環境,增加旅游景點等,這便是高標準設計、高檔次建設的馬跑泉公園提升改造項目的恢弘規劃,而這一恢弘規劃和美好愿景在一次又一次熱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建設熱潮變成了真切的現實——公園面積將由原來的116畝擴展到340畝,水體面積將由原來的60畝擴展到128畝,綠地將由26畝增加到130畝,公園提升改造后已成為隴東南最大、檔次最高的城市水上主題樂園和大眾休閑、運動與文化娛樂公園……

今年,42歲的王曉濤就居住在馬跑泉公園附近,他酷愛體育運動,跑步是他最主要的休閑方式,他每天早上都會到公園里跑上幾公里,既欣賞了美景,身心也得到了放松。他告訴記者,無論是基礎設施、令賞心悅目的花卉草木,還是文化氛圍和整個的恢弘氣勢都是過去的公園沒法比的。在湖邊忙著拍景色的魏蘭女士告訴記者,她一直是攝影愛好者,家里還珍藏著過去在馬跑泉公園里拍的照片,和過去相比,現在的馬跑泉公園不僅很漂亮,而且拍出來的照片極富園林韻味又具有一種現代感。采訪中,記者發現,對于重建的公園,不少居民興奮不已,拍手稱贊,60多歲的王大爺和老伴每天都到公園里晨練,他說:“現在公園大多了,每天我們除了在公園里轉一圈,還要爬爬小山,看看美景,回家后心里一天都舒坦!”

希望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服務的人還有很多,現在,重建的馬跑泉公園幫他們圓了夢。重建馬跑泉公園既是民心所向,又是城市的一項長遠規劃,結合區域優勢和文化優勢,讓生活在這方熱土上的每一個人感受到幸福,滿足所有人不斷追求動感休閑的幸福生活需求,這就是一座嶄新的馬跑泉公園的意義所在。

化繭成蝶 四大主題園美到極致
馬跑泉公園提升改造工程總投資5.3億元,按照國家4A級景區公園標準建設,提升改造后的馬跑泉公園面積是原有的3倍,水體面積是原有2倍,綠化面積是原有5倍,并著力凸顯了植物園、生態園、文化園和游樂園四大特色。

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公園馬跑泉,綠色當仁不讓。無論大到浮島,還是小到道路、邊坡、綠化帶等,處處見綠,此外還有國槐、七葉樹、紅葉李、八寶景、荷蘭菊……各種爭奇斗艷的花草樹木,人們來此仿佛就進入到一座植物“王國”中。馬跑泉公園公園綠化面積達130畝,僅草坪就有4萬多平方米,此外全園共有玉蘭、國槐、七葉樹、櫻花、雪松、銀杏、元寶楓、白蠟等喬木53個品種,6000多株;有金銀木、臘梅、榆葉梅、垂絲海棠、叢生紫荊、紫丁香、紅葉李、連翹等灌木26個品種,2500多株;有麥冬、紅瑞木、射干、玉簪、鳶尾、荷蘭菊、波斯菊、二月蘭、棣棠、紅王子錦帶等地被植物57個品種,80多萬株;有荷花、水蔥、千屈菜、菖蒲等水生植物7個品種。如此豐富的植物世界,會讓前來游園的人發出感嘆,由于集科學研究、科學普及、游覽觀光和植物物種資源保護為一體,馬跑泉公園已成為甘肅省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天水及周邊地區的院校及植物科研機構的科普園。

馬跑泉公園提升改造工程在規劃之初,就提出了打造生態特色濃郁,品牌特色鮮明,文化內涵深遠的高檔次綜合休閑娛樂公園的目標,因此為了達到水、陸景致有效融合,讓游人進入園中就置身于優美景色,達到人與自然、環境、景觀的和諧統一,首先改造了人工湖。據了解,過去人工湖以沙子或石頭墊底,改進后的人工湖則通過磁反應區、蓄凝區、沉淀區、紫外消毒區等6個區段進行進化處理,因此水質良好,也更展示碧水清波的雅靜,此外公園植物種類繁多,通過植物配置和種群結構合理搭配,呈現給市民的是一派自然野趣的生態濕地與純真質樸的自然風光。

走在園中,不經意間闖入視線當中的那些雕塑小品以及富含意蘊的文化標識,會讓游客駐足良久,并使整個公園文化特色濃郁。馬跑泉公園是主題公園,其主題為隴上江南、絲路明珠,而文化元素主要通過雕塑、建筑風格等不同形式來體現。記者發現,此次改造后的公園雕塑小品形式新穎,仿佛打開了一本典籍,供游人賞閱,有的雕塑上既雕繪有人物也對典故的記述,有的則以詩詞和畫意表達.....“非子牧馬”、“李廣射虎”、“玄奘曬經”等雕塑展示的是漢唐文化,上古島的伏羲、女媧和皇帝三個雕塑展示的是上古文化,而“幸福長廊”、“金色浪漫”等雕塑則表現的是現代民俗文化,另外天一閣、水榭等建筑的風格為均為隋唐風格,彰顯了公園的大氣恢弘與城市文化的內涵和特色。

休閑娛樂是公園重要功能,此次馬跑泉公園提升改造工程專門開辟了以時尚、動感、歡樂和夢幻為主題的占地64畝的集過山車、跳樓機等大型游樂設施為一體的綜合性游樂園。整個游樂園區分為家庭綜合區和兒童青少年區兩大功能分區,其中家庭綜合區即云端城堡有摩天輪、瘋狂老鼠、太空漫步以及雙層豪華轉馬等大型游樂設備;兒童青少年區即銀河嘉年華有四環過山車、5D影院、高空飛翔等新穎刺激的大型游樂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家庭綜合區的裝飾以浮雕彩繪和門樓等將伏羲女媧文化貫穿其中,而兒童青少年區以各種雕塑和藝術品來體現龍族格調,使得游樂園里充滿了文化氣息。

一個城市的發展如同人的成長一樣,需要不斷提升服務功能,拓展優良“素質”;需要不斷打造高端“品質”,重現天生“麗質”, 馬跑泉公園提升改造后,既極大的滿足市民的文化、休閑、娛樂活動,又以展示麥積區乃至全市新形象的姿態與國家5A級旅游景區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交相輝映,成為我市旅游業中一顆熠熠閃光的明珠。(吳全輝 洪野 張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