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王雯 張晟斌)人勤春來早,戰“疫”不誤農。眼下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春耕生產的重要時節。近段時間以來,麥積區扶貧公司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抓緊時機進行春耕生產,在麥積區多個扶貧產業園里,處處可見工人忙碌地開展春耕生產的場景。
3月4日,記者見到潘菊珍的時候,她正在馬跑泉鎮的扶貧產業園里忙著給紫薇樹苗噴灑防治病蟲害的藥品,在產業園工作已經近一年的她,已經成為了樹苗栽種、修剪方面的“熟練工”,眼下正是各種景觀樹苗噴藥修剪的關鍵時刻,自復工以來,她在做好自身防護措施的同時,加快進度做好春耕工作。她說,“公司要求我們戴口罩,上下班消毒,F在我們的工作就是給花卉打藥澆水。我在這里不但能掙錢給家里做一點填補,還能學到剪樹方面的技術!

自疫情發生以來,為了保證正常的春耕生產,麥積區扶貧產業園組織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來提高春耕生產效率,不僅在線上開通直播為廣大農民提供培訓交流方式,在田間地頭,針對冬青、龍柏等多種景觀苗圃作物的種植、養護方面對貧困戶進行教學,提高工作熟練程度,搶抓農時。
麥積區扶貧公司技術顧問仲明輝說,“我們這個園從承建開始,到承建結束之后,到后期的養護修剪,都是吸納了周邊的貧困戶。他們到我們這里來栽樹,我們對他們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在后期的養護中,我們還將會對他們進行修剪嫁接這一塊兒的技術培訓。讓他們就是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管到任何一個地方去,都有一技之長。”

據了解,截止目前全區20個扶貧產業園已經陸續復工復產,并優先聘用貧困戶、“陪讀媽媽”等人員上崗,采取“來了有活干、有事就能走”的原則,按照“計時+計件”的彈性管理制度,在不誤春耕的同時,做好配套服務,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陪讀媽媽常亞娟說,“扶貧產業園一天的工作主要是除草、打農藥、種菜等 。一天的工作是八個小時,工資是一天100元。在照顧孩子學習之余,能掙一些錢補貼家用!
為做好全區疫情防控與春季農業生產兩不誤、兩促進,麥積區扶貧公司在村建合作社的基礎上建立了聯合社,聯合社覆蓋麥積區新陽鎮、元龍鎮、渭南鎮和石佛鎮四個鎮區的36個行政村,每村由村建合作社挑選出5-10個示范戶,每個示范戶擁有5-10畝的示范園,扶貧公司將對示范園實行全方位服務,提高果品質量與果農收入,打好關鍵時期的“翻身仗”。
麥積區扶貧公司林果產業部部長張世杰說,“今年咱們扶貧公司為了做好全區的果品產業的提質增效。在全區成立了四個聯合社。這樣下來咱們全區今年要打造五千畝的標準化示范園。通過聯合社的統一管理、統一帶動,為咱們的示范戶提供產前的農資供應、同時聘請相關專家對咱們的示范戶進行全年的技術跟蹤服務。下一步要對咱們的示范園,進行綠色食品認證。同時要建立生產檔案,完成追溯體系認證。這樣的情況下,咱們所產出的果品在嚴把質量關的前提下,提高他的市場競爭力。為我們的果品能買到一個好價錢,創造一定的條件。”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