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何彤彤 姚苗 王雯 張晟斌)坐落于渭水河畔、鳳凰山下的新陽鎮胡大村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村莊。走進這座村落,寬闊有致的巷道,干凈整潔的院落,時尚的文化廣場,內容豐富的文化墻,悠閑的坐在墻根曬太陽的老者,追逐戲鬧的孩童以及腳步匆匆趕往田間的中年漢子,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新時代新農村的畫面。

胡家大莊建于明洪武年間,歷經數百年的滄桑歲月,整個村莊依然保持著傳統村落的格局和風貌,現在的村莊已經擴展成六縱六橫的。自2012年開始,短短幾年內胡大村獲得了四個“國”字榮譽:2012年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傳統村落,2014年被確定為全國第六批歷史文化名村,2017年1月被評為全國美麗宜居村莊、同年9月被評為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2020年3月被列入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示范村名單。

記者走訪看到,村里的百姓大舞臺,臺下的廣場開闊,隨廣場一側而下,就是村里這幾年新建的公園,水流潺潺,鳥語花香,別有一番風景。據了解,2016年前這座讓人留戀的村中公園還是一個發綠發臭的垃圾坑,全村人的垃圾污水都傾倒于此。如今通過環境整治,這里已經變成了村民們的“后花園”。小公園周邊種植了綠化帶,園里建造了噴泉、人工湖、花園、水車、石磨、拱橋和八角涼亭,過去垃圾亂堆的村頭,變成了一步一景的公園,越來越好的日子,帶來的是村里人的歡聲笑語。

近年來,胡大村依托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緊緊圍繞“創業增收生活美、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鄉風文明和諧美”的方針,始終堅持鄉村德治、社會法治、群眾自治和“三治融洽”的工作原則,力促鄉村治理體系日趨完善,緊盯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重點實施景觀重構、綠化填補、基礎設施完善等工程,形成以村落、街巷、傳統院落、歷史建筑、空間環境為重點的保護體系結構和“一帶、兩軸、三片、兩心、多點”的古村保護格局,同時引導村民支持并參與規劃執行,配合開展村莊道路建設,污水處理等工作,期間共拆除圍墻、占道門臺階、戶外糞池等違建建筑128處,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