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李世忠)10月17日,秋高氣爽,碩果累累,在第七個全國扶貧日,天水市麥積區三岔鎮前進村教育扶貧車間揭牌暨培訓開班儀式隆重舉行,標志著該車間正式投入生產運營。
市政協副主席、區委書記張智明,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王奎共同為扶貧車間揭牌。市職業技術學校校長張笑青和麥積區副區長成紅梅分別致辭,市職業技術學校黨委書記師祥珍主持揭牌儀式,麥積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裴子本,麥積區政協副主席胡桂琳等出席揭牌儀式。
張笑青希望教育扶貧車間要規范運營,遵紀守法,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人員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車間從業人員要愛崗敬業,努力工作,愛護設施,團結協作,牢固樹立勤勞致富的信心和志氣,通過在車間就業達到脫貧致富。相關部門要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扶貧車間的生產,落實好“扶貧車間”建設相關政策,讓企業穩運營、村民穩就業、家庭穩增收。
成紅梅在致辭中說,廣大群眾要搶抓政策機遇,提振致富信心、發展富民產業,積極參與車間用工,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鎮村兩級要積極主動與企業對接,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吸納更多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助推群眾穩定增收。
教育扶貧車間是建在前進村群眾家門口搬不走、靠得住、有收益的精準脫貧產業,現有45臺縫紉設備,采用“企業+村委會+農戶”的經營模式,積極吸納100余名建檔立卡家庭和村民生產工服、校服、西服、演出服、標志服等各類服裝,每年將帶來約180萬元的經濟收入,讓更多的家庭婦女實現了顧家、務農、掙錢“三不誤”。

該車間的建成運營,是我區脫貧攻堅的主要成果,不僅是落實“脫貧不返貧”和“扶上馬、送一程”號召的有力體現、社會力量助推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也是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舉措。員工閆小英高興激動之情溢于言表:“我家中有六口人,上有七十歲的婆婆,下有兩個上學的孩子,家中還有殘疾的小叔子,以前一直有幫扶干部為我們送政策、送技術、送溫暖。現在扶貧車間建在村子,讓我不到外面去打工就能掙錢補貼家用,日子越過越好了,這真的要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哩。”噠噠的縫紉機,不但織就了閆小英的美好生活,更堅定了她追求幸福日子的信心和決心。
揭牌儀式后,張智明一行來到生產車間,詳細查看了生產出的成衣質量和款式。看著員工忙碌嫻熟的制衣操作過程,張智明深感欣慰,他指出,扶貧車間對于助推群眾穩定增收,實現“足不出戶、就地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車間負責人要嚴格執行扶貧車間運營生產的相關規定,科學規范管理,加強生產經營,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保持車間產銷穩定,努力打造全區“扶貧車間”建設樣板,確保群眾有活干、有錢賺,為當地村民改善生活條件、致富奔小康加油助力,為全區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近年來,麥積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政治任務和“頭號工程”,堅持將扶貧與扶志結合、扶智與就業并舉,教育引導貧困群眾摒棄“等、靠、要”思想,幫助掌握技能,提高就業本領;積極探索以工業化方式推動精準脫貧,鼓勵支持企業創辦“扶貧車間”,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養家與務工不能兼顧的問題,走出了一條企業降本、農戶增收的雙贏路子。

活動結束后,張智明一行還檢查了前進村黨建陣地及前進小學教育質量、師資力量、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