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李云強) 3月12日,中共天水市麥積區委農村工作會議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會議召開。市政協副主席、區委書記張智明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政協副主席、區委副書記、區長成少平主持會議并講話。區四大組織在家領導趙繼文、高志強、汪亞偉、李春彥、樊華、聶衛東、張鋮、溫建軍、竇順良、楊彥芳、唐海明、裴子本、蒲海濱、溫建平、張樹增、胡桂琳、張福元、王進孝參加會議。
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精神,以及全省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暨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2021年第二次會議、市脫貧攻堅小組2021年第一次會議精神;審議區委、區政府《關于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方案》《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工作方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要點》和《健全完善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意見》,深入分析和查找當前工作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對今年全區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并就相關工作提出了明確具體要求。
張智明強調,全區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站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正視我們工作中的差距短板,緊盯重點任務,凝心聚力抓落實,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工作邁向新目標。要大力發揚“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全面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工作、政策、機構隊伍有效銜接、平穩過渡。
張智明要求,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建立健全易返貧致貧人口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開展定期檢查、動態監管,做到“一月一監測、一月一研判、一月一通報”,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動態清零。要進一步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健全完善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和社會力量參與幫扶等機制,根據形勢發展和任務變化及時調整落實相應措施,進一步加強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消費幫扶、技術創新、人才支援,不斷拓寬幫扶領域,鞏固提升幫扶成效。要建立健全扶貧資產管理制度,分類摸清各類扶貧項目形成的資產底數,落實管護主體、明確管護責任,分類建立管理臺賬,確保公益性資產保值增值。要健全控輟保學工作機制,建立農村脫貧人口住房安全動態監測和改造機制,全面落實分類資助參保政策。要因地制宜發展后續特色產業,加大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力度,持續鞏固拓展“兩不愁三保障”成果。要規范提升創新工作,繼續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省內交易政策,進一步加強扶貧小額信貸管理,促進扶貧車間向農村工廠轉型發展。要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行動、最嚴格的要求、最扎實的作風,推動“五抓五靠五確保”行動有效開展。同時,要著力提升糧食生產保障能力,推動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大力實施鄉村建設,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全面提升農業農村工作水平。要進一步強化組織保障,切實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層層壓實抓鄉村振興的責任,持續夯實農村黨建基礎,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加大農業農村保障力度,持續改進工作作風抓落實,奮力開創新發展階段全區“三農”工作新局面,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成少平要求,各相關部門、單位及各鎮、道北街道要嚴格按照“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工作機制不變、政策不斷、力度不減,健全完善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強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動態管理,分層分類幫扶,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致貧返貧,全面提高脫貧穩定性;要加大產業扶貧力度,爭取各類項目資金,健全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提高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成色。要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之策,持續發展壯大“果、畜、蔬”農業主導產業和“藥、菌、蜂、游”等特色優勢產業,按照“政府搭臺、多元投入、市場運作、產業興園”的思路,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要按照“穩定面積、主攻單產、優化結構、增加效益、提升能力”的思路,抓好糧食生產;要持續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盡快完成渭河渭惠渠、中惠渠、紅旗渠等灌溉工程修復提升;要全面加強農村耕地管理,實行耕地保護紅線、建設用地總量“雙標”管控,深入開展撂荒地專項整治,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確保全區耕地面積不減少。要堅持規劃引領鄉村建設,有序推進“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年內全面完成國土空間規劃和編制工作,促進鎮村建設規范有序開展;要持續推進農村道路建設,合理實施好綠化美化工程,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和村莊清潔行動,全面鞏固全域無垃圾治理三年行動成果,深入開展“三大革命”,統籌推進“六大行動”,不斷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要全面加強鄉村治理,持續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積極開展文明創建行動,不斷提升鄉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要持續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盡快完成組織成員身份確認、股權量化、組織登記賦碼等工作,確保按期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要持續培育壯大、規范提升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做好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區推進試點創建工作,加大兩個“三品一標”建設,繼續深化農村“三變”改革,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要加強宅基地管理,深化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加強果品采摘等管理,深入推進農業水價、林業草原、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等改革,不斷增強農村發展內在動力。要全力抓好當前春耕生產各項工作,全面加強農資市場監管,重點抓好五龍、新陽、石佛等覆膜示范點建設,認真做好“倒春寒”等春季災害性天氣預防工作持續推進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提標降費”工作,全力做好春節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確保全區“三農”工作高效有序開展,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各鎮、道北街道黨(工)委書記、鎮長(主任)、扶貧工作站副站長,區直各部門、單位及駐區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