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創建·我們在行動】麥積區開展“包街包巷包小區”志愿服務工作(十六)
——創城路上必有我 斗志昂揚再出發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吳雪镕 王博雅)手牽手共建和諧,心連心同講文明。9月5日一大早,麥積區的大街上、小巷里,涌現出來一批身著紅馬甲、頭帶小紅帽參與“包街包巷包小區”服務活動熱心志愿者,他們有的手拿掃帚,有的推著小車,有的手里揮舞著鮮艷的紅色旗幟,個個熱情高漲、面露笑容,化身城市文明的傳播者,為清晨的麥積帶來了溫暖與活力。

一到現場,這些由麥積區各部門、單位干部職工組成的志愿者們,就立即各負其責,熟練的開展起清掃、保潔等工作。而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開展此項工作,一周幾次的志愿服務工作讓他們面對清掃、保潔工作時游刃有余。與上一次“大掃除”相比,各單位志愿者人數更多,裝備更齊全,工作的細節也更加全面。下至樹坑溝渠、上至樹枝墻面,志愿者們認真、仔細、努力,不肯放過一處垃圾。

政府辦干部賈琦從8月28日“包街包巷包小區”活動開始就積極參與進來,作為一名“老將”,她常常忙碌在志愿者服務現場,有著豐富的經驗。談到此次的單位組織的志愿者服務賈琦向記者介紹說:“與以往不一樣的是我們這次不僅清理了路面的垃圾,還對死角還有墻上那些‘牛皮癬’進行了清理,并且對人行道、圍欄破損的地方進行了修整、修補。更重要的是,我們這次還勸導行人能夠參與進我們這次活動,創建我們美好麥積。”

作為新參與到“包街包巷包小區”志愿服務隊伍中的區府路小學的教職工們,平時他們是校園文化、文明的傳播者。今天,他們是志愿活動的踐行者,40多名年輕骨干教師,深入背街小巷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以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起榜樣。

區府路小學教師于艷介紹說:“平常我們在教學中一直將創文明新風、創文明城市,耳提面命地灌輸給孩子們,今天我們的老師,利用這個志愿活動,以身作則,作為一個榜樣,要把這一種思想最終形成習慣,結合我們的教育實踐,讓孩子們在家,做一個愛勞動、孝順父母,在社會做一個講文明、講禮儀的好孩子,把這種志愿活動,人人傳遞下去,成為建設美麗麥積的一道風景。”

相比上次志愿者服務活動,道北街道辦事處此次準備更加充分,他們的干部職工同區上30多個包抓單位的志愿者們一起,用腳步丈量道北片區60個小區,34條巷道,通過“包街包巷包小區”志愿服務工作整改問題60余個,同時帶動片區市民一起參與到創城工作中。

道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耿芮向記者介紹說 :“我們辦事處安排機關、社區干部同各個包抓單位一起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同時我們積極開展排摸自查,落實市紀委、區委重點工作督查反饋問題,及時進行整改。目前我街道環境有了很大變化,通過活動帶動我街道轄區的干部職工和居民4600多人注冊加入了志愿服務工作,我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中來。”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