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是“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之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經濟下行、暴洪災害、新冠疫情三重疊加的嚴峻考驗,麥積區委區政府帶領全區廣大干部群眾,克難攻堅、銳意進取,在應對風險挑戰中迎難而上、擔當作為,在推動經濟發展中苦干實干、奮勇拼搏,在保障改善民生中用情用力、盡力而為,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均得到高質量發展。麥積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推出“盤點2021”專欄,讓我們一起回顧麥積區汗水澆灌收獲、實干篤定前行的2021年。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姚苗)文明,浸潤著一座城市的人文氣韻,標注著它的精神高度。如今,漫步于麥積區街頭巷尾,文明的蹤跡無處不在。斑馬線或十字路口,交通志愿者們引導行人、非機動車有序通過,機動車禮讓行人已然成為一種自覺。商家認真落實“門前五包”責任制,環境整潔、井然有序。城市鄉村、街頭巷尾,講文明、樹新風,市民群眾總能和正能量的宣傳不期而遇......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凝聚力、向心力的一次全面體現。自創建文明城市啟動以來,在麥積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人民以創促建、突出重點、攻堅克難,在全區開展了一系列聲勢浩大、力度空前的創建行動。全民創建的過程,就是城市與人共進步、同升華的過程。與過去相比,文明創建讓我們的城鄉環境面貌煥然一新、社會公共秩序明顯改善、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實現。由衷點贊、打心眼里叫好的事變多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在小事和細節中感受到了文明的力量,體味到創城帶來的可喜變化。

強健基礎設施 完善城市功能
文明城建,基礎先行。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麥積區始終注重扮靚城市“顏值”,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大力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完善道路交通體系,修復“城市家具”,改造老舊小區,全力推進城市的蝶變躍升。
從城市主次干道到背街里巷,從延路沿線外立面改造提升到“城市家具”修復配建,從點到面,由里到外,從面子到里子......可以說,經過一輪全面的文明建設,如今行進在麥積區街頭,最能感受到的是這座城市煥然一新的面貌和愈加完備的功能。在創城期間,麥積區改造城市道路33條、人行道21.1萬平方米,硬化小巷道58條,全面提升了市民出行體驗。同時,新改建城市公廁42座,新增城市綠地114.2萬平方米、停車位9000余個,全面改善了城市環境和形象......不僅如今,在農貿市場、公共場所母嬰室等各類“城市家具”的同步改造提升下,基礎建設不斷體質,市民生活幸福感不斷提升。
如果說城市道路和基礎設施配套的改造是城市形象的提升,那么老舊小區標準化改造提升就是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文明紅利。為了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麥積區對73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統籌推進外立面和路面改造、樓道美化、污水管網、天然氣進老舊小區等工作,著力解決屋頂漏水維修、停車位改造、綠化改造、公共充電樁建設等百姓普遍關注的關鍵小事,7180戶家庭因此受益。

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維護城市公共秩序
全國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創建的過程必然不是一帆風順,面對層出不窮的挑戰和不斷涌現的困難,麥積區始終以爬坡過坎的韌勁、舍我其誰的干勁和攻城拔寨的拼勁,無懼挑戰,砥礪向前。文明創建中,逐步攻破了交通秩序整治、市容市貌整治、市場環境整治、小區環境整治、鎮村環境整治、城鄉接合部環境整治、日常管理漏洞整治等治理難題,夯實了麥積區創建文明城市的基礎。

斑馬線前輕點剎車禮讓行人成新風,城鄉接合部環境“臟亂差”轉向“凈齊優”,小區亂堆放、亂種植、亂養犬等現象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如今的麥積,無論在街頭巷尾的環境衛生,還是在人民群眾的一言一行中,都能深刻感受到這座城市“和諧宜居”的文明內涵。在這一片美好祥和的背后,其實是麥積區重拳出擊、多措并舉打出的文明組合拳。為進一步治理交通秩序亂象,以史上最嚴手段開展“創文明交通、治秩序亂象”系列整治行動,對機動車違停、非機動車亂停放、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等不文明交通行為通過抓拍、曝光和增劃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泊位等“軟硬兼施”的手段,著力提升文明出行環境;在人居環境臟亂難題治理中,以“社區(村)干部+單位職工+文明志愿者+市民群眾”的工作模式,對小區亂堆放、城鄉接合部臟亂差、農村房前屋后亂堆放、廢品收購站亂象進行“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整改,對交辦的人居環境整改問題做到100%整改……在一個接一個難題的破解中,在一個連一個盲點的掃除中,麥積區人居環境不斷優化,形象氣質不斷提升。
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題,只有不斷創新的方法。面對創建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在最后的決戰攻堅時期,區領導親自領銜包干,帶頭破難、沖鋒一線,挑起文明創建最重的擔子,直面文明創建最難的問題,以最強的合力、最高的效率、最硬的舉措大力提振了麥積區建設文明城市的決心,大大推動和提升了麥積區文明城市建設的進度和高度。

全民共建齊參與 共享美麗家園
麥積區組織1.5萬余名黨員干部,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主題,走出機關,走進社區,走訪入戶;設立的210余個“交通志愿服務崗”遍布城區的各個角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腳步從未停歇,不斷創新宣傳方式,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創建文明城市,調動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提升了創建文明城市群眾參與率。
為深入推進全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讓文明之風吹進每一個家庭,麥積區教育系統多措并舉,組織了“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主題教育活動,用好家風撐起社會好風氣,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每個學生家庭落地生根。
文明城市關乎每一個市民群眾,文明城市創建離不開群眾的參與和支持。各級黨組織設置責任崗1600余個、劃分責任區480余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主動擔當,扎實開展承諾踐諾活動,設立600名市容環境義務監督員深入宣傳市容環境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協助開展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讓居民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感受文明魅力,提升道德品質。
創建的意義,不是城市“得獎”,而是群眾得益;不是城市“受獎”,而是群眾受惠。伴隨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開展,一項項民生工程持續推進,麥積區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了,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幸福指數更高了。

文明城市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是實踐,是課題,是“幸福指數”的提升。如今,放眼麥積區,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單位都在向往和追求講文明、樹新風、尊道德的生活,不斷豐富著文明城市的色彩與內涵。創城,我們一直在路上……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