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吳雪镕 王博雅 丁啟 實習記者 趙志文)漆黑的夜空里,綻放出一朵朵光輝燦爛的煙花,麥積區的高樓彩燈在煙火的映射下美輪美奐。笑聲、鞭炮聲、歡呼聲簇擁著新的一年走來了。而距離城區100多公里外的利橋鎮龍門林場里,沒有煙火,只有一望無際的茫茫山林和無邊的沉沉暮色,護林員高永強就在這樣的環境里,度過了好多個萬家煙火團圓夜。

2022年,是龍門林場姚壩經營管理所所長高永強在崗工作的第32個年頭。1990年,十七歲的高永強牽著父親的手邁進了龍門林場的大門,從此開始了與青山為伴、與歲月同行的巡護日子。
剛開始巡山時,他腳上總磨出水泡,晚上挑破上藥,下一次巡山接著磨出水泡,如此反復,直到腳底磨出一層厚厚的繭;第一次巡山回來肌肉酸痛,沒時間養好就要再次奔赴山林,直到現在輕輕松松越過一座山,越過一道道梁。歲月在高永強的身上打磨出一點一滴的印記,他變得沉默而堅定,從剛來時的青澀少年,變成了永遠在巡山路上走在最前方的“開路者”。越過一道道溪水,翻過一個個陡坡,現在年輕職工跟著他巡山總是滿滿的安全感。因為每次出去,高永強帶的干糧一定是最多的,他帶夠自己的還怕年輕人餓著,總會多帶些。因為他總說,他們是跟著我出去的,我一定要把他們安安全全地再帶回來。

龍門林場山川奇秀,林密水清潭深,更有利橋城堡、茶馬古道等著名景觀,奇山秀水的美景引人入勝,但真正進入山林腹地,才知道路險峻陡峭,才能體會高永強每天為守護這綠水青山的艱辛付出。每天,高永強都要和同事提著登山防護的“洋鎬”去巡山,有時候要去遠一點的轄區,便帶上些饃饃咸菜當作午飯。他們中午不歇,下雨不停,車輛無法開進陡峭的山林,只能徒步,遠一點的山路來回需要步行六個多小時,一旦路上因為事情耽擱,就很難在太陽下山前趕回經營所里。冬日里,工作主要以巡山護林為主,一路上,高永強一行需要對林區野外用火、破壞林地、盜伐林木、獵捕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進行檢查踏查,對進入山中的游客,他們會拿出背包里背著的森林防火宣傳冊和防火宣傳二維碼進行防火宣傳教育。

高永強告訴記者,現在工作比起以前還是輕松了不少。“因為咱們經營所管護的面積大,任務重,再一個道路也不方便,所以場里給咱們專門配置了一臺無人機。現階段咱們主要的工作就是監測這個森林防火,利用無人機和咱們平時步行管護。從有了這一臺無人機以后,咱們的管護也方便得多了。”

三十二年的巡護生涯,讓高永強走遍了龍門林場所有角落。在外人眼里差異不大的林木,在他的眼里,卻呈現出千姿百態的美,走在巡護的路上,高永強支著“洋鎬”,遙遙指著不遠處的山林,頗為自豪地向我們介紹這一帶的美景。

這些年來,高永強和同事們每一次巡山歸來,都會做好記錄。那一本本厚厚的巡山記錄薄,便是如高永強一樣的林業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雙腳丈量的成績。“今天早晨準時出發前往責任轄區,進行日常巡查……林內無野外用火情況,一切正常。”一句句樸實的文字,是林業人對林區百姓生命安全的守護,是對守護綠水青山承諾的踐行。
由于條件艱苦,有些新分配的職工常常待不了多長時間就被“嚇跑”,可高永強就像林區里的一棵堅韌挺拔的樹,將自己的青春在這片林區扎了根。

今年過年,原本沒有值班任務的高永強和年輕的同事換班值守。用他自己的話說,有同事的老婆懷孕了,有的家里父母親身體不好需要照顧,現在又是重點防火期,正是需要人的時候,還是他來值班吧,換年輕的后輩在家里多待一陣子。因為他懂離別的苦。

三十二年的青春付出給這片青山,但他卻從未后悔過。高永強說:“今年是我在山上過的第五個春節了。自己當初選擇了這份職業,這個工作,為了守好這一片綠水青山,自己也無怨無悔。為了堅守自己的責任,保護好咱們這一片綠水青山,我將永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編輯:曹寧】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