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踔厲奮發啟新程,篤行不怠向未來。為全面展示麥積區在新時代的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充分反映全區人民砥礪奮進的精神風貌,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氛圍,麥積融媒特推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欄目,深入報道麥積大地上發生的精彩故事,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奮發有為、勇毅前行,為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宜居宜業宜游宜養幸福美好新麥積而不懈奮斗!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宋倩倩 王惠萍)曾經,《向往的生活》節目在一些觀眾中引發共鳴,它呈現的是主人公們一起“守拙歸園田”的美好景象。如今,麥積區新陽鎮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將這種體驗式田園生活搬進現實。近日,新陽鎮推出了“認領一棵杏樹、認領一塊田”活動,將游戲“開心農場”及網絡中的田園生活搬在現實中,打造“自耕自種”模式,深度體驗田間樂趣,享受現代田園生活,讓鄉村旅游逐步由“拍照式”變為“勞動式”“體驗式”,逐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推動新陽經濟高質量發展。

3月31日,記者來到新陽鎮,看到胡大村的工作人員正在整地,一大片土地被分割成一個個小塊,每塊鋪著地膜,工作人員給已經整好的地澆水,形成獨特的菜園風光。據了解,這里便是認領一塊田的基地,胡大農業觀光體驗園的管理者胡文奎正在和工作人員忙農活,他欣喜地和記者講述基地未來的發展。“我們的農業觀光體驗園,北接麥甘公路,南靠鎮政府,交通便利。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地塊的平整、施肥、覆膜,體驗園一期分了63個地塊,可以種植各種蔬菜,緊接著我們要在西北這個地方飼養一些小動物,比如山雞、孔雀等一些小動物,在西面的九棵古樹下,我們開發一些燒烤區,而且我們的勞作工具一應俱全,設置了十幾個出水口,澆水非常方便。”新陽鎮胡大村副書記胡文奎說。

據悉,這里既保留了“最原始”的農作方式,同時,也開發出兩種管理辦法,讓大家可以來種地摘菜、親子歡聚,還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農耕文化,讓市民在閑暇之余,享受自給自足的種植樂趣。胡文奎說:“我們有兩種管理辦法,第一種是全托,全托的意思就是鋪膜、澆水、播種、施肥、除草由我們工作人員全部管理,認領的人員以后只是采摘,觀光。第二種是半托,半托就是勞動工具我們提供給大家,由他們自己來播種、除草,甚至施肥澆水。”

除認領一塊田以外,新陽鎮也推出了認領一顆杏樹的活動,打破了以往農戶自種自營的模式,將旅游觀光、網絡銷售、沉浸體驗結合一處,從而擴大了農民的經濟收入來源,也提升了農民種植培育優良品種的積極性。

新陽鎮王家莊村民王世山說:“最近杏花剛開完,鎮政府為了咱們新陽鎮新產業的發展,搞了一個很好的活動,就是認領一棵樹。這個活動新陽鎮政府一提出來,老百姓非常高興,這個項目可以鼓起咱們老百姓的錢袋子。作為我來說,種了近100棵樹,現在,已經認領出去了好幾棵了,所以說我感覺是非常高興,如果這樣下去,我覺得生活有了新的奔頭。”

認領了一棵杏樹和一塊田的認領人王喆告訴記者,一家人在城里待久了,就想到鄉下來勞動一下,種些自己愛吃的新鮮蔬菜,以后每年夏秋之季,他們一家周末和節假日就有了休閑之處,穿上休閑裝、戴上遮陽帽,在地里除除草、澆澆水、摘摘菜,體驗一下農耕慢生活,是非常有意義的。“在‘三生有杏’網上商城,我認購了一顆杏樹和一塊農田,我認領的杏樹就在新鳳公路的旁邊,等過段時間我可以帶著家人和朋友來田地里采摘酸甜可口的新陽大金杏和新鮮綠色的時令蔬菜,在享受農家生活的同時,為新陽鎮扶農助農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覺得參與這項活動非常有意義。”認領人王喆說道。
新陽鎮黨委書記趙錦鵬說:“新陽鎮文化底蘊深厚,果品產業特色優勢明顯,非常適合走文旅農康融合發展的路子。全鎮現在有杏園兩千七百多畝,已經成功舉辦了兩次杏花節,今年正在舉辦新陽鎮第三屆杏花節網絡圖文攝影大賽,參賽人數達百余人,參賽作品有詩歌、散文、書畫、圖片、視頻等,目前正在進行網絡投票環節。我們趁熱打鐵,通過電商平臺‘三生有杏’推出了認購一棵樹,認領一塊田的活動,著力打造小型田園綜合體,通過打文化與產業結合,旅游與農業結合的組合拳,達到壯大村集體收入,振興鄉村經濟的效果。”【編輯 劉妞】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