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踔厲奮發啟新程,篤行不怠向未來。為全面展示麥積區在新時代的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充分反映全區人民砥礪奮進的精神風貌,麥積融媒特推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欄目,深入報道麥積大地上發生的精彩故事,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奮發有為、勇毅前行,為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宜居宜業宜游宜養幸福美好新麥積而不懈奮斗!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宋倩倩 張丹)深秋時節,天氣愈發寒涼,但在麥積區甘泉鎮毛集村的果園地里卻一片“火熱”景象。只見一臺大型挖掘機在果園里緩緩穿梭,隨著陣陣“咔嚓、咔嚓……”的聲音,一棵棵老舊果樹緩緩倒下;果農們來回折返于田間地頭,扛大枝、理細條、挖樹根……老舊果園提升改造工作就此展開。

“我們的果園要被挖改了,這可是我們全家最歡喜的一件事情呢!以后種上優質的果樹,我們的收入就增加了……”甘泉鎮毛集村果農閆君堂扛著被挖出的樹根,滿臉笑意。

多年來,蘋果種植為毛集村村民帶來了可喜的收入,閆君堂家亦是如此。2007年,閆君堂同步村內的發展,開始種植蘋果,憑著不斷摸索技術,閆君堂的蘋果長勢很好,并且收益不錯。但近幾年,隨著果樹的老化,閆君堂也有了煩心事。“我這一片果園都十幾年了,樹都老化了,蘋果品質不好,買不上好價錢。”正當閆君堂為難時,老舊果園改造獎補政策讓他眼前一亮。“今年我們村上有政策,改園、建優質的園子,我也積極響應政策,把這樹挖了,爭取明年栽一片好樹,好好務,以后有更好的收益。”

據了解,近年來,麥積區堅持把以蘋果、花椒、葡萄為主的果品產業發展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工程來抓,嚴格按照“合理化布局、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種植、專業化銷售、科學化管理、產業鏈延伸”的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政策扶持、分類梯次推進,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全力推動果品產業規模化發展,基本形成了以花牛蘋果為主的一業主導、多業并舉的果品產業格局。

“2020年以來,我們出臺了《果園提升改造獎補項目》,主要針對我們區上的品種老化、樹齡長、品質下降的一部分老舊的低產、低效果園。現在出臺了幾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我們通過高接換優的方式,每畝獎補1000元,鼓勵果農進行高接換優提升改造;第二種模式就是挖除密閉、老舊品種的果園,栽植寬行、便于機械化操作的高標準果園,每畝獎補2000元。今年市上又出臺了一個標準更高的獎補政策,將花牛蘋果寬行密植的果園的獎補標準提高到了每畝4000元,我們準備在金胡、毛集等片區連片進行改造。目前我們首先動員果農,挖除老樹,開挖80×1米的豐產溝,再對豐產溝進行土壤改良,等明年開春的時候,我們將苗木調來統一進行栽植,統一打點放線,建成高標準的現代化示范果園。”麥積區果業發展中心辦公室主任羅學義介紹。

據了解,2021年,麥積區完成了2000畝的高接換優,1300畝的改造提升;2022年,完成了1000畝的高接換優,1500畝的挖改提升,逐步推動了全區果品產業迭代升級健康發展。【編輯 劉美莉】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