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張麗媛 任澤瑄) “我是麥積區元龍鎮青崖村的,很高興能夠參加這次區人社局組織的這個機械培訓班。在這之前,我是工地做小工的,一天也就100多塊錢收入。這次學習裝載機這個技能就是為了提高我的收入。”元龍鎮青崖村村民李云心里樂開了花。
今年以來,麥積區人社局搶抓時機,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為契機,精心組織,以高質量發展為總體要求,以提質量、促就業、重服務、強監管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勞動者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健全共建共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不斷發展壯大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隊伍,以職業技能培訓服務促進就業增收,切實提高全區勞動者的就業創業能力,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撐。

近日,在麥積區人社局組織的一場職業技能培訓班現場,來自各鎮及街道的學員們整齊地坐在一起,聽著教練們講解理論知識,進行實操,現場氣氛十分熱鬧。“參加這個培訓也有十多天了,對這個裝載機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非常感謝麥積區人社局組織的這次培訓活動,讓我們能有‘一技之長’。我希望這樣的培訓多一點,對提高我們的就業率很有幫助。”李云說道。

面對面、手把手的教學,現場授課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讓學員們理解得更加深入。在現場的學習中,學員們仔細地觀看每一步操作,聆聽每一個細節,積極動手進行實操,培訓老師在現場指導學員們進行演練,確保每位學員能夠扎實掌握所學習的技能,并獲得相應的專業技能證書。

“參加每期培訓的學員有80到100人左右,培訓期間主要進行挖掘機和裝載機的理論授課和基本操作,包括日常的維護保養。結業之前,我們聯系當地政府部門及人社部門舉行相關推介會,增加了每一名學員的就業渠道。學員畢業后,都能獲得中國建設協會所頒發的挖掘機、裝載機操作證、合格證,為后期的就業和工作奠定了基礎。”天水市四海工程機械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教練安永斌說道。

“施人以財不如授人以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近年來,麥積區人社局積極探索,通過扎實有序開展脫貧勞動力、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康養服務從業人員等重點群體進行挖掘機駕駛員、裝載機駕駛員、育嬰員(月嫂)、家政服務員等職業技能的培訓和“愛心理發員”三年賦能行動,激發內生動力,幫助更多的城鄉留守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穩定就業,促進城鄉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

“大力開展政府補貼性技能培訓項目,在促進鄉村振興就業幫扶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區委區政府的部署,我們及早動手開展培訓需求摸底,確定培訓工作,并且通過公開公正的方式確定了定點培訓機構,召開了安排啟動會議,要求培訓機構全面展開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截至目前,共舉辦各類培訓18期次,680多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區委區政府的部署,落實培訓內容,力爭到年底全面完成培訓任務。”麥積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何留學說道。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