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1283朵花兒的盛開
——麥積區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紀實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吳雪镕 王惠萍)10名來自各地的骨干教師,一支教育人才幫扶工作隊伍,攜帶知識與愛匯聚天水市第十中學,最遠的橫跨三千里,守護西北大山里1283朵花兒的盛開。

在生機勃勃的天水市第十中學校園里,雨中玉蘭清雅綻放,沾著雨水的海棠開得嬌艷。教室里的學生們認真聽講,休息時看見鏡頭會投來羞澀探尋的目光。這是充滿希望的天水市第十中學,幫扶工作隊伍的老師穿著樸素,坐在最平常不過的辦公室里埋頭批改著作業、書寫著教案,與學生親切地交談,氛圍十分融洽。只有話語中偶爾透露出的一絲鄉音,與本地的教師顯出了些許不同……這是由天津市教師4人,甘肅省張掖市教師3人、天水市教師3人組成的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隊伍。

幫扶工作隊伍到來之前,天水市第十中學黨總支書記郭小寧想的最多的是學校該如何發展的問題。教育體制改革后如何迅速銜接,如何讓更多的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學校的操場啥時候能給孩子們硬化了……一樁樁、一件件迫在眉睫的事壓在郭小寧肩上,讓他深感責任重大。
去年7月,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工作正式啟動。天水市第十中學作為麥積區唯一一所幫扶高中赫然在列。同年8月,一批優秀教育人才組成的幫扶工作隊伍來到了天水市第十中學。看著遠道而來的教師們,郭小寧心里的大石頭落下了!“聽到幫扶工作隊伍要來的消息,我們都感動得很!我們的老師都充滿了信心。”郭小寧感慨道。

往年幫扶,是骨干教師深入西北腹地進行一對一的結對幫扶或柔性幫扶,而這次組建的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隊伍,是由東西部省份共同配備中層干部和一線優秀教師,每校組建10人左右的幫扶工作隊伍進行全面幫扶,從校長、教務主任到各科的骨干老師,深入一線,全方面帶動。
教育幫扶工作隊伍一來,迅速制定幫扶方案,第一時間投入“戰斗”,迅速進入角色,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和優勢,深入教學一線,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通過開展集體備課、隨班聽課、上示范課、評課等方式,將所掌握的本領和積累的經驗進行傳授。在幫扶工作隊先進的教學理念,全方位、沉浸式的指導與幫助下,學生的成績不斷提高,教育“組團式”幫扶的成果落地開花。

幫扶教學創新理念
物理課堂上,教師馬洪霞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圓,帶學生探訪神秘的物理世界。馬洪霞是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第一中學的物理老師,多次被評為楊柳青一中優秀班主任。來到天水市第十中學,馬洪霞通過實地教學、家訪等多種形式,發現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不足,主動性不高,針對發現的這些問題,馬洪霞創造了“小組學習法”。一段時間后,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上課氣氛活躍,教學成效初步顯現。
“在班級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能力的不同,把班里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有不同學習狀態的同學。每周進行小組評比,評比內容涉及到學習的各個方面,比如說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評比優秀的小組進行班內表彰,并且拍照展示在黑板背景墻上一周。通過這樣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增加了同學們的互學互幫,增強了他們的集體和個人的榮譽感,現在學生聽課的專注度和上課的積極性要提高很多。”馬洪霞告訴記者。

幫扶干部敢為人先
鄉村教學,環境艱苦。從天津到天水,遙遙三千里路,語文教師楊雪這朵鏗鏘玫瑰,硬是長在了巖石尖上。當第一批幫扶工作隊伍有成員生病不得不返鄉治療的消息傳回天津,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四中語文教師兼團總支負責人楊雪立刻請愿加入西部教育隊伍,來到天水市第十中學教授語文。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我覺得祖國有需要,我們就應該站出來,能夠為祖國西部的教育貢獻一份力量,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未來一年,我將繼續學習咱們天水這邊優秀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發揮自己橋梁紐帶的作用,將天津的一些教育理念介紹到這里,促進兩地的教育教學融合,為西部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楊雪堅定地說。

建設帶不走的教學隊伍
勇于戰斗的骨干教師來了,先進的教學理念來了,如何將先進的經驗和老師們的做法留在這里,建設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這才是教育“組團式“幫扶的關鍵所在。張掖中學高級教師孫學文針對天水市第十中學學生的實際情況,降低教學起點,優化教學內容,講練結合,了解學生學情與教師課堂教學情況,與任課教師溝通交流,反饋意見與建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教學質量。
“借國家東西部教育組團幫扶的機遇,作為授業教師,我要在教育理念上面做引領,在課堂教學改革上面做示范,在教學研究上面做帶動,充分利用兩校的教育教學資源,結合授業學習的實際,通過互訪交流,跟崗培訓,線上線下的跟蹤管理,來為授業學校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師資隊伍,為授業學校的高質量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孫學文信心滿滿地說。

幫扶共繪發展藍圖
幫扶不僅要看眼前,更要謀長遠發展。幫扶工作隊伍帶著骨干教師四處學訪,學習先進經驗。昨天還在天津學習交流,今天已經下了高鐵坐在會議室里,召集學校主要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師齊聚一堂,開展學訪交流會,交流從天津帶回來的所見所聞,談經驗,謀發展。
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第一中學副校長高俊欣現任天水市第十中學黨總支副書記、校長,是天水市第十中學教育人才幫扶工作隊的帶頭人。提及天水市第十中學的發展,高俊欣認為要堅持“軟”“硬”并重,“造血”和“輸血”并重,在教育理念上下功夫,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在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中,我們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是大力打造教師專業隊伍,遴選一批種子教師,利用東部資源帶他們去東部考察、跟崗實踐、專題培訓,發揮他們的示范作用,從而帶動十中整體教師水平的提升。第二是積極爭取上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改善十中的硬件設施,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三是建立健全學校的發展制度體系,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使十中能夠持續發展。今后,我們將繼續努力,為把我們十中建設成為優質的農村高中而努力。”高俊欣如是說。【編輯 曹寧】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