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莫哲濤 胡旭東)為給孤獨癥兒童撐起一片藍天,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改善孤獨癥患兒癥狀和預后,提高孤獨癥兒童治愈率,11月1日,由麥積區科協主辦,區婦幼保健院承辦的“助幼行動 愛不孤獨”科普志愿服務活動在區婦幼保健院舉行。

活動現場,麥積區托幼機構幼教人員和志愿者們通過講座學習了孤獨癥的早期診斷和識別、孤獨癥的康復實操等內容,隨后對治療康復的孤獨癥兒童進行了慰問,并接受了科普志愿服務隊授旗。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或孤獨性障礙,是一類發生于兒童早期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狹隘、行為重復刻板為主要特征,嚴重影響兒童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治療途徑為康復訓練,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改善患兒癥狀和預后。
“本次活動主要對城區托幼機構保教人員、城區小學、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進行兒童孤獨癥早期識別、康復治療相關知識的培訓,讓大家了解孤獨癥,關注孤獨癥兒童健康,做到早發現、早干預,促進孤獨癥兒童的健康成長。”麥積區婦幼保健院副院長朱亞軍說。

“通過本次培訓,我對孤獨癥有了一個初步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注意觀察每一位小朋友的日常行為,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做出相應的處理,為小朋友們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麥積區某幼兒園保健醫師郭瑤說。

據了解,本次科普志愿服務活動由麥積區科協組織發起,區教育、衛生、民政、團委、婦聯、殘聯、社區等單位和部門志愿者參與。活動將在今后兩年對全區部分幼兒園開展兒童孤獨癥知識科普宣傳,并為適齡兒童開展免費篩查,為有需要的兒童進行康復治療。

“‘助幼行動 愛不孤獨’是我們打造的面向孤獨癥兒童和家庭的一次品牌科普活動。這次活動秉持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積極推進志愿服務進校園、進社區,擴大兒童孤獨癥的關注度,提高孤獨癥兒童的治愈率,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麥積區科協干部趙婧斐說。【編輯 曹寧】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