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白梨吳雪镕)陽春三月,大地回暖。麥積區新陽鎮設施櫻桃大棚里,櫻桃花競相綻放,花香四溢,一株株櫻桃樹上盛開的白色花朵,在嫩綠葉芽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嬌媚。
眼下,正值櫻桃開花期,同時也是櫻桃管理的關鍵時期。在櫻桃設施大棚里,工人們搶抓農時,穿梭在櫻桃樹下,清理果園,圈地培土,為接下來的灌溉工作做著準備。

“我們這個櫻桃大棚于去年9月開工,12月竣工,總共建筑面積約15畝,建設有四個大棚,棚內建筑面積5040平方米。”新陽鎮設施櫻桃大棚項目負責人竇明珠介紹說,“目前,大棚內共栽種早熟品種櫻桃樹360株,成活率達到95%至98%以上,預計‘五一’前后便能少量上市。”
據了解,為進一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保障項目發揮最大效益,該基地采取“聯合社+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引進新陽鎮胡大村櫻桃種植大戶——億紅家庭農場參與經營管理,具體負責櫻桃園的種植和營銷工作。與此同時,新陽鎮蒲池、張家陽屲、裴家峽、石家坡、郭王五個村采取抱團發展的模式,實施了新陽鎮設施櫻桃種植項目,為促進新陽鎮櫻桃產業迭代升級夯實了基礎,進一步激發了鄉村振興新活力。

“后期我們會配備制冷和制熱設備進行人工干預,預計在年底我們的大棚櫻桃應該能大量上市。”竇明珠表示,為了讓大棚櫻桃產生更大的效益,使大棚櫻桃比普通櫻桃提前近一個月成熟,甚至實現一年兩熟,基地經過多方咨詢和學習,計劃利用不同方式調節大棚內的溫濕度,根據櫻桃生長不同時期對溫濕度的要求進行精準調控,促進櫻桃合理生長,提高櫻桃果肉品質,從而增加基地櫻桃產量,搶占市場先機。

近年來,麥積區新陽鎮立足鎮情實際,積極發展櫻桃特色產業,并著力在破解發展瓶頸和難題方面下功夫、想辦法,積極探索跨村建立聯合社、“飛地”聯合抱團發展等多條路徑,努力將地域優勢轉化為經濟紅利,持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