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魏碧雲 王瑋瑕 劉芳) 端午佳節將至,走進麥積區渭南鎮王新村的三陽繡手工坊,映入眼簾的是五彩斑斕、琳瑯滿目的荷包,撲鼻而來的是淡淡的草藥香,它們以其精美的做工和獨特的文化寓意展示著傳統文化的魅力。

荷包作為端午節期間不可或缺的裝飾品,不僅具有觀賞價值,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獨特的作用,它既是驅邪避災的吉祥物,又是傳遞祝福的媒介。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人們會互贈荷包以表達美好的祝愿,祈愿親朋好友平安健康、幸福美滿。

在三陽繡手工坊,每一個荷包都凝聚了匠人們的心血與智慧。從選材到制作,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確保每一件作品都達到最高的品質。荷包上的圖案設計豐富多樣,既有傳統的“福”“祿”“壽”,也有祈求平安、驅邪避災的五毒“蛇”“蟾蜍”“蝎子”“壁虎”“蜈蚣”,更有結合當地民俗文化設計的精美圖案。它們巧妙地將傳統民俗文化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展現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在三陽繡手工坊寬敞明亮的制作現場,記者目睹了一幅溫馨而繁忙的畫面。村里的留守婦女們圍坐在桌邊,手中針線翻飛,正在精心繡制著各式荷包。她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幸福的笑容,仿佛手中的荷包不僅僅是工藝品,更是她們辛勤勞動的結晶和增收致富的希望。這里的工作氛圍十分和諧融洽,阿姨們相互間交流著繡制技巧,分享著生活的點滴,她們的精神面貌極佳,仿佛這份工作不僅為她們帶來了經濟上的收入,更增添了生活的樂趣和精神上的享受。


“我現在繡的是三陽繡手工坊專門為伏羲文化設計的一款八卦荷包。這份工作讓我們在家門口能照顧孩子和老人,同時自己有了一份收入,也發揚了我們幾千年的傳統刺繡文化,我們一天感覺很高興也有意義。”手工坊工人緱自蘭高興地說。


“從去年開始,我們村黨支部引領大家尋找產業發展的思路,因地制宜,因為我們村子有刺繡的基礎,所以把千百年留下的這些香包、荷包的款式做了一個傳承,聚集了我們的留守婦女,讓她們有一個就業的平臺。”渭南鎮王新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董秀紅告訴記者,“今年我們成立了三陽繡文創產品公司,專門請了優秀的設計師,針對我們天水文旅市場打造了幾款文創產品,比如說卦臺山的八卦荷包。我們在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壯大了我們村集體經濟。接下來我們的產品會市場化、流程化,把我們的刺繡文化發揚光大,給更多的婦女提供刺繡的一個就業平臺。”



這個端午節,不妨來到渭南鎮王新村的三陽繡手工坊,選購一款精美的荷包送給自己或親朋好友,讓我們一起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共度一個美好祥和的端午節。同時,也讓我們期待更多的傳統手工藝能夠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編輯 楊艷花】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