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王惠萍 李文濤) 夏日,綠意環繞的麥積區黨川鎮木耳產業園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大棚內的一簇簇黑木耳朵大肥嫩、生機盎然,迎來了夏日大豐收。

近幾天,在黨川鎮黨川村黑木耳種植基地,朵朵木耳像雨后春筍般鉆出來。一排排整齊排列著的菌棒上黑木耳朵大質厚、色澤深邃,工人們穿梭其間采摘,采摘完的木耳馬上被運送至晾曬棚,鋪平晾干,到處是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現在采摘的是第二茬木耳,今年木耳的品質比去年要好,一個菌棒的產量去年在一兩左右,今年應該能超過一兩。”黨川鎮木耳基地負責人李繼孝介紹說,“黨川木耳基地上有十五個大棚、五個晾曬棚,一個菌棒的產量超過一兩,十五個大棚的總產量就要高出不少。”

麥積區黨川鎮,群山環繞,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充足,培育的黑木耳肉質肥厚,口感溫潤,深受市民喜愛,每到采摘季節,各地的客商都會來此進行收購。“我們客戶全國各地的都有,現在來的是黑龍江、山東這邊客戶。他們過來整體就一次性拉走了,收購價格方面,一斤30元左右。”李繼孝說。


近年來,麥積區黨川鎮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立足當地實際,大力發展木耳種植產業,通過政策引導、企業帶動、種植戶參與、市場拓展等方式,走出了一條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同時,基地通過提供就業崗位,本村及鄰近村群眾不出鎮便實現本地就業,既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又增加了村民收入,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我是黨川村村民,我們村大部分人都在這個木耳大棚基地干活,很方便。上有老下有小,在這里既能掙錢,也能到屋里做飯,照顧老人和孩子,接送娃娃上下學也很方便,真的很好。”務工村民馬銀蓮高興地說。


滿棚采摘的豐收的景象,讓村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木耳產業帶來的希望。小小黑木耳不僅鼓起了老百姓的“錢袋子”,也書寫出黨川鎮鄉村振興的“致富經”。【編輯 曹寧】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