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任澤瑄曹寧宋倩倩)夏日炎炎,陽光灑滿大地,麥積區東岔鎮桃花坪村的木耳種植基地迎來了入夏的首茬采摘。菌農們忙碌的身影在木耳架間穿梭,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走進東岔鎮桃花坪村木耳種植基地,只見一排排整齊的木耳架上,肥厚的黑木耳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誘人。工人們手法熟練,動作輕盈,細心地挑選成熟的木耳進行采摘,確保每一片木耳都能完整無損。采摘下來的木耳迅速運往晾曬棚,進行鋪平晾曬,為后續裝袋運輸做準備。

隨著木耳成熟期的到來,木耳基地的用工需求也逐漸增大。周邊的村民紛紛利用空閑時間,投入到木耳采摘中,用勤勞的雙手為家庭增加收入。

“村上建立這個木耳大棚,為我們村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家帶娃的、看護老人的都可以來這里干活,既可以照顧孩子和老人,又可以增加收入,補貼家用。”桃花坪村村民唐歲勤已經是木耳大棚的老員工,她采摘手速飛快,身邊已經堆起了一座座“木耳山”。
小小的黑木耳,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市場。木耳產業的繁榮,為東岔鎮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不僅有效解決了群眾就業難題,同時,還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桃花坪村共建成木耳大棚26座,其中種植棚18座,晾曬棚8座。”桃花坪村村委會主任李超介紹,“今年按照入股分紅、抱團取暖的方式,由桃花坪黨支部經營管理。今年共計懸掛菌棒30萬棒,預計產量3萬斤,實現收益1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人次,增加務工收入20余萬元,為村集體增收10萬余元。”

據了解,為了規模化發展木耳種植,凸顯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發展優勢,東岔鎮去年以來全鎮各村黨支部主動到臨近的利橋鎮木耳種植基地進行實地考察學習,拓展建設桃花坪村食用菌木耳基地,持續謀劃黑木耳產業規模化發展。按照“以點帶面、連線成片、逐年推進”的原則,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