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劉秋鈺董潔)2024年,麥積區人社局深入貫徹“放管服”改革與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要求,緊盯目標任務,緊密結合實際,開拓創新、銳意進取,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服務質效,強化社保服務,推動勞務輸轉,用人社溫度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優化營商環境。麥積區人社局充分依托甘肅人社公共服務平臺、甘肅政務服務網以及甘肅人社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渠道,持續推進涉企高頻事項等各類業務流暢快捷辦理,營造出了高效有序的人社電子政務環境;依托“麥積人社”“就業中心”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將就業政策、招聘信息等進行及時推送,確保就業服務不斷線。
創新就業服務,促進城鄉居民就業。麥積區人社局積極開展“民營企業招聘月”暨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活動,采取線上直播方式,通過“企業菜單”“直播帶崗”“就業答疑”等就業服務模塊,積極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搭建招聘平臺,做到精準對接企業用工需求,促進求職者充分就業。目前,共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近60場次,累計服務企業300余家,提供崗位20000余個。
強化社保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指數。麥積區人社局始終將社保服務作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宣傳推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提檔補繳及多渠道資助政策,引導群眾選擇合適的養老保險檔次,不斷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保障能力,提高參保群眾晚年生活幸福指數。結合“社保服務進萬家”活動,積極開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提檔補繳”政策線上線下宣傳活動,全方位多渠道進行政策宣傳。“線上”充分借助政府門戶網站、微信群、朋友圈、公眾號等廣泛宣傳居民養老保險政策;線下通過印制發放居民養老保險宣傳資料、開展集中宣傳活動、入戶走訪等形式,面對面向群眾介紹這項惠民工程,讓群眾對養老保險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打消了群眾的參保疑慮,使“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等觀念深入人心。同時,針對未參保或未繳費人員,建立詳細臺賬,明確責任到人,實施精準動員,力求實現養老保險參保提標全覆蓋;簡化辦事流程,織密便民服務。
為方便群眾,將現場辦理、網上辦理和上門服務相結合,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對參保人員要求變更繳費檔次、一次性補繳、變更銀行賬號等需求,做到即時受理、迅速辦理;對行動不便的群眾以及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繳費的群眾,工作人員上門開展服務,幫助辦理繳費、電子社保卡激活、生存認證等事項,全程為群眾提供貼心服務,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完成保險繳費,切實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推動勞務輸轉,助力鄉村振興。為確保全區新增城鎮就業擴容達標、提質增效,麥積區人社局緊緊圍繞全年目標任務,積極謀劃、精心部署、強化措施,深入推進新增城鎮就業工作有序開展,依托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利用線下傳統載體和線上新媒體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直播帶崗暖心活動、走訪企業等多種形式,全方面提供就業政策宣傳、解讀和咨詢,切實提高就業政策的知曉率和受益面。強化就業政策精準推送,鼓勵引導吸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做到政策落實全覆蓋。截至目前,全區完成城鎮新增就業人員近萬人次。
麥積區人社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委關于穩就業保就業工作部署,堅持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充分發揮就業幫扶工作牽頭抓總職責,統籌謀劃、精準施策,以“四高”措施為抓手,全力做好農村勞動力勞務輸轉工作。目前,全區輸轉城鄉勞動力11余萬人,創勞務收入30余億元。
此外,麥積區人社局還積極與天津市西青區人社局對接,共同簽訂就業幫扶工作框架協議,利用天津市西青區勞務市場需求資源和我區人力資源優勢,以市場化運作、規范化培育、技能化開發、規模化輸出、品牌化推廣、產業化發展為思路,攜手打造“青麥技工”市級勞務品牌1個,舉辦東西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3次,有力有序有組織輸轉麥積區勞動力到省外第三方地區就業2450人,到協作地區就業383人,就近就地就業634人,“青麥技工”勞務品牌已成為麥積區促進高質量就業的一張“金名片”。
緊抓全年各重要時間節點,區勞務辦深入鎮村巡回開展“春風行動”招聘活動,同時,通過線上微信公眾號、抖音、直播帶崗等新媒體平臺發布用工崗位,線上線下雙向精準發力,為企業和有意愿務工人員搭建雙向對接平臺。積極舉辦2024年“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東西部勞務協作招聘會、2024年“春風行動”外出務工人員歡送儀式、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招聘會等活動20余場次,提供就業崗位1.45萬個,“點對點”有組織輸轉勞動力1135人。引導勞動密集型企業把生產車間和培訓課堂延伸到村,積極打造群眾家門口的“鄉村就業工廠(就業幫扶車間)”,確保困難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穩定增收致富。2024年,麥積區對4家帶貧能力不足、帶動就業不穩定的就業幫扶車間進行了摘牌退出,重新考察新認定就業幫扶車間4家,全區現有鄉村就業工廠(就業幫扶車間)46家,吸納就業人員1890人,其中困難群眾945人。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