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劉美莉宋倩倩任澤瑄杜佳)山村純凈水質中孕育出肉質緊實鮮美、營養豐富的冷水魚,溫室大棚內蝴蝶蘭競相綻放、花香四溢,草莓采摘園里顆顆大紅草莓嬌艷欲滴、惹人垂涎......寒冬臘月,年關臨近,麥積區鄉村特色產業紛紛“強勢來襲”,在催生寒冬“熱經濟”的同時,也讓年味更濃。
以“農旅融合”為抓手,推動鄉村特色產業茁壯成長
寒冬臘月,年味漸濃,在麥積區三岔鎮的青山綠水間,冷水魚養殖產業正蓬勃發展。隨著春節的臨近,這里的冷水魚正“游”向千家萬戶的餐桌,成為人們舌尖上的年味,也寓意著新的一年里年年有余、富貴吉祥。
三岔鎮坐落于秦嶺北麓,高覆蓋率的森林、適宜的氣溫、純凈的水質,共同孕育出肉質緊實鮮美、營養豐富的冷水魚。近年來,該鎮緊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步伐,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農旅融合”為抓手,推動冷水魚養殖產業茁壯成長。
天水泓昇水產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存福以前是一位在鎮上經營了多年餐飲的老師傅,憑借多年餐飲經驗,他“嗅到”了水產養殖的新商機,于是毅然接手了養殖場。之后,他不僅實現了個人事業的新突破,更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家門口的就業機會。“我們泓昇養殖場,現有魚塘21個,養殖中華鱘3萬多尾、紅鱒魚5萬多尾、金樽魚6萬多尾,現在主要銷往寶雞和麥積、武山等地的高檔酒店及水產批發市場,年銷售量一萬多尾,價值45萬元左右。”不僅如此,依托天然資源優勢,公司計劃進一步整合開發,打造集餐飲、娛樂于一體的休閑場所,讓游客在賞魚、品魚宴中感受鄉村風情,為鄉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下一步,我們打算結合本地的自然資源優勢,開發集餐飲、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場所,助力麥積區旅游產業發展,歡迎各地的游客來賞山玩水。”

依靠“美麗經濟”,實現美好生活
春節臨近,麥積區的年宵花市場迎來了銷售旺季,其中蝴蝶蘭因其高雅的花姿和美好的寓意,成為了消費者的首選,為新春市場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麥積區中灘鎮緱楊村的蝴蝶蘭種植基地,溫室大棚內蝴蝶蘭競相綻放,紅的、黃的、紫的、粉的……宛如群蝶飛舞,美不勝收。游客和商家絡繹不絕,花農們則忙碌地進行著配色、組盆、換盆、包裝和出貨,將這一季最為絢爛的蝴蝶蘭發往全國各地。
據了解,這處占地120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是麥積區首個高標準蝴蝶蘭繁育基地,由天水新嘉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立。公司自成立以來,通過引進國內先進的生產種植設備,組織業務能力較強的生產技術人員開展科學管理,預計年產量達50萬株,銷售額達800萬元。其中,90%的成品花供應外地市場,如成都、西安、新疆等地。
“我們品種比較多,因為我們做的是四季花,每一個季節的都有。每批花的品種最少是三十種,最多有七八十個品種。大多數的量都分布在全國各地,比如說成都、西安、新疆、烏魯木齊、鄭州、長沙、武漢、上海等。”天水新嘉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歧平說。
近年來,天水新嘉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天水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資源,成功種植培育出高品質的蝴蝶蘭大辣椒、滿天紅、綠熊、甜格格、寶貝、三色鳥、雪玉、幻影、米歇爾及引進臺灣種苗等50多個暢銷品種,贏得了全國客戶的廣泛認可。同時,公司通過技術革新和品種更新,讓蝴蝶蘭花卉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大,帶動了周邊村民及務工人員實現增收。
“這里離家近,能照顧上老人孩子。我們一天的工資有80元,而且工資是月結的,還挺好,活一年四季都有。”緱楊村村民張紅梅說。

打造鄉村特色產業專屬品牌,實現農民持續增收
進入臘月,年味愈發濃厚,麥積區甘泉鎮的草莓園迎來了又一年的采摘旺季。走進草莓大棚,一股清甜的莓果香撲鼻而來,一壟壟翠綠的草莓植株間,一顆顆鮮紅飽滿的草莓探出頭來,宛如紅寶石般誘人,令人垂涎欲滴。
在甘泉鎮甘泉村的周家磨草莓種植園,一排排大棚映入眼簾,蔚為壯觀。走進大棚,棚內雪白的草莓花和嬌艷紅色的草莓相映成趣,農戶們正在為堅實挺拔的草莓苗疏花剪枝,以求還未結果的草莓苗更加茁壯成長。與此同時,在甘江村健康草莓園,則已是另一番熱鬧景象,市民紛紛前來采摘草莓,親近自然,體驗采摘的樂趣,享受冬日里難得的輕松與愜意。“我們這里的草莓又甜又大,色澤鮮艷,品種一般都是章姬,也叫奶油草莓。”甘江村健康草莓園負責人曹建康說。
據了解,甘泉鎮的草莓種植采用大棚栽培模式,種苗是從日本引進的優質章姬品種。這種草莓色澤鮮艷、口感甜美,深受消費者喜愛。在大棚內,草莓全程采用無公害種植模式,不打農藥、不施用化肥,而是通過物理殺菌和蜜蜂授粉來保證草莓的品質。因此,這里的草莓讓消費者采摘得放心、吃得安心。
“我們的草莓棚屬于冷棚,共有四個,占地面積近五畝。現在正是草莓的采摘期,雖然草莓剛剛上市一個月,但人流量已經逐漸增多。預計到春節期間,前來采摘的游客會更多。草莓的采摘期可以一直持續到五六月份,一年可以采摘三穗。”曹建康說。
草莓采摘季不僅為游客帶來了一場甜蜜的味覺盛宴,也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目前,全鎮草莓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75畝,年總產量415噸,年產值達1375萬元。草莓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的繁榮發展,為當地村民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
2024年,麥積區在鄉村振興進程中以“一鄉一業”“一村一品”農業產業化發展為目標,在不斷鞏固發展原有花牛蘋果、伯陽桃子、元龍花椒、黨川木耳等特色基礎產業的同時,積極探索并引進發展新興產業,出現了諸如白玉木耳種植,西梅種植,梅花鹿養殖,澳洲龍蝦養殖及鱘魚、虹鱒、金鱒等冷水魚養殖為“排頭兵”的多種新興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又一條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同時也為全區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2024年預計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4.6元,增長8%。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