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李文濤 胡旭東)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公眾對二十四節氣的認知與理解,2月21日上午,由麥積區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渭南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麥積區圖書館、渭南鎮文化事業發展服務中心承辦的《節氣·節日·節俗》系列講座——“雨水”專題活動在渭南鎮舉行。活動吸引了周邊傳統文化愛好者參與,現場氛圍熱烈。

本次講座以“雨水”節氣為主題,特邀甘肅省民俗研究者、書法名家李丹擔任主講人。李丹老師深耕民俗文化領域多年,現為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水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對傳統節氣文化有著獨到見解。講座中,她結合史料與民俗實踐,系統講解了“雨水”節氣的由來、文化內涵及傳統習俗,并圍繞節氣養生、農耕智慧等內容展開深入分享,生動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與自然規律的緊密聯系。

“二十四節氣的創立離不開伏羲的貢獻,而‘雨水’正是農村農耕即將開始的重要時段。我們與農民朋友們共同探尋了節氣的來歷,探討如何精準把握關鍵時間點,以更好地指導農耕生活。”李丹說道。
講座中,詳細講解了雨水節氣的氣候特點、土壤濕度需求以及農作物生長的最佳條件,這些信息可以幫助農民更好地安排春耕計劃。“通過李丹老師的講解,我們深入了解了伏羲文化與二十四節氣的深厚淵源。這些知識對農民合理安排農事、傳承農耕智慧幫助極大,真正將傳統文化落到了實處。”霍盧村村委會副主任盧新明說道。

此次講座旨在以“雨水”為契機,引導公眾關注節氣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接下來,麥積區將持續開展二十四節氣系列主題活動,推動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活力。【編輯 曹寧】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