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牢記殷殷囑托,感恩奮進前行。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天水花牛蘋果產業蓬勃發展,麥積融媒特推出“麥積紅果記花牛新答卷”專欄,通過廣泛深入的采訪報道,全面宣傳區委、區政府關于果品產業發展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宣傳麥積區做好果業品種保護和培育、品牌宣傳與推介、數智化果園建設、延鏈補鏈強鏈等工作,充分展示全區上下著力打造現代山地特色果業示范區和把天水花牛蘋果打造成全國頭部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集群的生動實踐與斐然成效。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褚艷玉董怡凡)春日里的麥積區伯陽鎮,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一大早,曹石村文化廣場上便人頭攢動,滿載蘋果苗的貨車旁圍滿了前來領取苗木的果農。三輪車、農用車排成長龍,果農們忙著卸苗、點數、裝車,吆喝聲、談笑聲、發動機的轟鳴聲,交織成曲,開啟了一場充滿希望的“綠色分發”。
“張叔,您家3畝地,一共領80株苗子!”隨著村干部的呼喚,果農張忠杰一邊點數苗木,一邊將成捆的蘋果苗搬上三輪車。“以前買苗子要跑幾十里山路,找不到好渠道,特別不方便。現在政府直接把苗子送到家門口了,省時又省力!”張忠杰感慨地說。

春意漸濃,伯陽鎮的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在曹石村的梯田里,兩臺挖掘機正協同作業,精準完成挖坑、整地等工序。隨著全區老舊果園改造工程的深入推進,一場以“挖舊樹、栽新苗、提效益”為核心的果業升級行動正在這里如火如荼地展開。
近年來,伯陽鎮通過挖除老化低效果樹、推廣新優品種、完善配套設施等措施,讓傳統果園煥發出了新生機。“2025年,我們按照全區促進花牛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要求,積極爭取銜接資金,擬在18個村實施挖改3260余畝,涉及農戶684戶。目前,已調運青砧1號砧木脫毒苗145700余株,全部到位。”伯陽鎮黨委書記楊宏學說,“我們將搶抓時間節點,增加栽植力量,盡快完成栽植任務。”

這份發展藍圖背后,是伯陽鎮5.3萬畝果品種植面積的堅實基礎。目前,伯陽鎮蘋果種植面積超4.8萬畝,其中,花牛蘋果3.34萬畝,畝均產量6000斤;富士蘋果1.46萬畝,畝均產量8000斤。2024年,該鎮蘋果年產量突破11萬噸,產值超5.5億元。伯陽鎮不僅是全區蘋果和鮮桃的主產區,更成為了省內外花牛蘋果的主要供給地。

在伯陽鎮馬家后灣區域涉及韓河、曹石兩村的千畝果園里,今年已實施老果園改造160余畝。看著整齊排列的新苗在春風中搖曳,果農馬亮亮信心十足。“政府的苗子發下來了,村民現在已經開始種植了。這是一個挖改項目,淘汰老品種,栽種新品種。再過幾年,一定會有個好收成!”
值得一提的是,為應對自然災害風險,伯陽鎮已累計搭建防雹網1132.84畝,今年計劃新增111.58畝。這些銀色防護網不僅為果樹撐起了“保護傘”,更成為了保障果農穩定增收的“安全網”。

從傳統果園到現代園區,從分散種植到規模經營,伯陽鎮正通過品種改良、設施升級、科技賦能的“組合拳”,讓5萬余畝果園煥發新生機。這場正在進行的“綠色革命”,不僅描繪著產業振興的壯美畫卷,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