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宋倩倩任澤瑄)仲春時節,農事正忙。麥積區渭南鎮能干村連片的山坡上春潮涌動,在高標準農田示范基地,農機手正駕駛著翻耕機在田間穿梭,土層被翻起打散,鋪展成平整的田畦,為農業豐產豐收打好基礎。
去年,能干村在高標準農田提升改造后,依托合作社代管方式,完成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320畝。全程機械化種植模式不僅提高了效率,還帶來了可觀的收益。同時,基地的運行還有效解決了村上剩余勞動力的問題。“按照去年的長勢和收成,每畝收益基本能達到600元左右,總計收入18萬元。”能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何世紅說,“同時也解決了村上的剩余勞動力和就近務工問題。每天平均有二三十人在基地務工,每個人每天能獲得一百元左右的工資。這不僅提高了村民的經濟收入,還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何世紅說。

據了解,能干村采用“4×4”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即4行玉米間作4行大豆。這種高低農作物搭配的種植方式,不僅實現了“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的目標,還通過根系深淺錯落改良了土壤結構,形成了天然防倒伏屏障。“一季雙收”的種植模式,使土地產出效益得到了顯著提升。

近年來,為實現“玉米不減產、多收一茬豆”目標,渭南鎮積極創新農業種植模式,充分利用高岸田、旱地等資源,通過土地流轉給種糧大戶和農業合作社,采取大戶帶小戶的方式,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今年,該鎮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達到了3760畝。除了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外,渭南鎮還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撂荒地整治等措施,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持續增加群眾收入。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