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特約記者竇耀輝)春回大地農事忙。隨著氣溫回升,麥積區中灘鎮汪李村大櫻桃產業園的大棚櫻桃陸續成熟,搶“鮮”上市。櫻桃大棚內,工人們正忙著采摘櫻桃,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中灘鎮大棚櫻桃長勢喜人,豐收在望。走進櫻桃大棚,只見綠樹叢中串串紅櫻桃玲瓏剔透,誘人的果實鮮嫩欲滴,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而在露天大櫻桃園,果樹果芽飽滿,有的花朵含苞待放,有的已經盛開,花開爛漫,構成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日美景。

據了解,2020年,麥積區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等方式,先后投入資金1200萬元,從大連等地引種優質櫻桃成年大樹,在中灘鎮汪李村成功建設200畝的大櫻桃產業園。園區內建設櫻桃設施大棚25座,同時,栽植露天大櫻桃120畝。產業園引進俄羅斯八號、美早、桑提拉、布魯克斯、科迪亞、雷杰娜等13個大櫻桃新優品種,通過運用溫控技術實現錯峰上市。大棚櫻桃提前采摘,成功搶占了早春市場。隨著冷控技術在大棚櫻桃上的應用,以及露天大櫻桃后續逐步上市,銷售周期得以延長,經濟效益進一步得到提升。

麥積區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世杰介紹,中灘鎮汪李村建設大櫻桃產業園配套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溫濕度自動化調控系統、集雨水池、櫻桃預冷保鮮庫等基礎設施,通過“精準環境監測、精準澆水施肥、精準控產提質”等現代智能化技術應用,實現了設施櫻桃“當年栽植、當年見果”,露天櫻桃“栽后三年見果、四年豐產”,為全區大櫻桃設施栽培和優良新品種示范推廣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產業園不僅每年為汪李、霍坪、文岔、后川4村的村民進行保底分紅,還就近就地吸納邊緣戶、監測戶、陪讀家長等40余人就業,增加群眾收入。同時,每年兌付土地流轉費22萬余元,增加農戶財產性收入,幫助村民穩定增收。

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近年來,麥積區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產業、技術、地域資源優勢,立足重點特色產業,以櫻桃設施大棚項目為切入點,巧打時間差,加快發展設施農業,探索“黨建+農業+旅游”新型產業發展模式。甜美的小櫻桃不僅成為帶“紅”產業振興的強勁推手,也成為村民致富的“法寶”。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