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牢記殷殷囑托,感恩奮進前行。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天水花牛蘋果產業蓬勃發展,即日起,麥積融媒特推出“麥積紅果記 花牛新答卷”專欄,通過廣泛深入的采訪報道,全面宣傳區委、區政府關于果品產業發展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宣傳麥積區做好果業品種保護和培育、品牌宣傳與推介、數智化果園建設、延鏈補鏈強鏈等工作,充分展示全區上下著力打造現代山地特色果業示范區和把天水花牛蘋果打造成全國頭部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集群的生動實踐與斐然成效。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馬玉婷 王瑋瑕 劉美莉)4月17日,由天水市麥積區科技局聯合中山大學、蘭州財經大學、天水市果樹研究所在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天水天佑達花牛蘋果種植基地共同啟動了“空天地一體化蘋果智慧管理平臺”技術示范推廣項目。該智能化技術項目的試點引進推廣,標志著麥積區蘋果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邁出了堅實有力的一步。

在麥積區中灘鎮漆李村蘋果標準示范園,隨著一陣螺旋槳聲響起,一架無人機在科研人員的操作下快速升空,轉瞬間就來到了蘋果園上空。每一株蘋果樹都被清晰地掃描進系統終端,隨后,人工智能系統通過掃描單棵果樹照片,識別并分析蘋果樹的生長狀況。

據了解,該智慧管理平臺集成AI遙感與低空監測技術,可為果園建立全周期智能管理體系。通過無人機與衛星協同監測,可實時掌握果樹生長、病蟲害及物候變化情況,監測精度達95%以上。

在具體應用層面,系統能夠自主完成果園測繪、果樹定位及冠幅測量,智能分析葉片健康度、開花率等指標。相較于傳統管理模式,該平臺構建了“生產-管理-市場”全鏈條數字化閉環,通過整合宏觀農業數據與市場需求信息,動態優化種植布局。同時,引入了AI預警模型,可提前預判災害風險,并同步探索建立了數字化種植標準與溯源認養體系,為產業向標準化、生態化、高質化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我們利用人工智能與低空經濟協同的方式,通過無人機每天自動飛巡果園,來實現果園果樹生長的信息化、數字化,從而推動整個果園的種植管理向標準化、智慧化方向轉型。未來,這項技術可為當地農民實現精準的農業種植管理提供支持,助力降本增效。”中山大學博士李昊洋說。

為了推動該項技術的本地化應用,更好助力“花牛紅”產業提質增效,依托中山大學提供遙感算法支持,蘭州財經大學聚焦數字經濟與產業融合研究,天水市果樹研究所、麥積區科技局貢獻本土種植經驗,多方優勢互補,形成“理論研究-技術創新-實踐應用”的協同創新機制,為麥積區蘋果種植戶提供了強有力的智能化技術支撐。此外,蘭州財經大學與中山大學已達成深度合作,將針對麥積區的特殊地理氣候優化算法模型。
“我們此次合作旨在解決智慧果園的低空飛巡與智控決策關鍵技術的集成與應用問題,通過這個科技項目,希望推動天水蘋果產業智能化、智慧化改造,使數字化和先進技術融入蘋果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推動產業良好發展。”蘭州財經大學教授汪洋說。

在南山花牛蘋果基地,專家組對基地蘋果樹長勢進行了實地參觀,并與基地負責人深入交談。在麥積區試點基地飛巡結果說明及智慧果園平臺介紹座談會上,李昊洋博士向參會人員現場展示了在中灘鎮漆李村蘋果標準示范園的飛巡結果,并結合系統自動生成的案例分析,圍繞智慧果園平臺涵蓋的果園實時智能監控、果樹信息實時采集、自動識別果樹病蟲害發生并推算風險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專家來為我們采集了寶貴的農業數據,這對我們果樹管理的提升將起到重要作用。”麥積區中灘鎮漆李村蘋果標準示范園負責人李勛卿說。
“空天地一體化蘋果智慧管理平臺”技術的成功引進,將為麥積區花牛蘋果產業插上“數字翅膀”,進一步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助力鄉村振興。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