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五一”假期期間,麥積區市場監管局立足職能、主動作為,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以“保安全、穩秩序、促消費”為主線,全員堅守崗位、履職盡責,全面加強市場監管和服務保障工作,全區市場監管領域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及重大輿情事件,市場秩序總體平穩有序,為廣大群眾及游客營造了安全、放心、和諧的節日消費環境。
強化組織領導,壓實責任鏈條
節前召開專題會議,麥積區市場監管局制定《“五一”假期市場監管領域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明確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價格監管、消費維權等重點任務和責任分工,提前部署“五一”假期市場監管和服務保障工作。成立了由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業務股室及基層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旅游旺季市場監管領域服務保障工作專班以及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產品質量及突發輿情5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專責工作組,實行“主要領導統籌調度—分管領導包片督導—股室負責人一線駐點—基層網格員分片包干”的四級責任體系,確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出成效,壓實工作責任。
聚焦重點領域,筑牢安全防線
食品安全方面:以旅游景區、商圈、交通樞紐周邊為重點區域,對餐飲單位、商超、農貿市場開展拉網式檢查。累計檢查食品經營單位700余家,快檢節日暢銷食品40批次,整改隱患問題60項,立案查處違法行為9起。針對農家樂、麻辣燙一條街等場所,實行“駐點監管+錯時巡查”模式,確保全時段監管到位。
藥品安全方面:聚焦零售藥店、診所及醫療機構,圍繞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購銷渠道、儲存運輸、執業藥師在崗等重點環節開展專項檢查。累計檢查各類經營單位125家次,發現風險隱患4處,責令整改2家,立案查處2起。
產品質量安全方面:聚焦家用電器、兒童玩具、裝飾建材、燃氣器具、電線電纜等重點產品,對商超、建材市場、批發市場開展質量安全檢查。圍繞產品標識標注、CCC認證等環節,累計檢查單位160家次,發現標識不規范問題1處,現場整改1家,立案1起。
特種設備安全方面:重點對景區觀光車輛、游樂設施,商超電梯及企業壓力容器等重點設備進行了全覆蓋排查,累計檢查使用單位42家,設備215臺套,發現安全隱患18處,責令限期整改到位。

創新方式方法,規范市場秩序
價格監管方面:召開農家樂、住宿行業、大型商場約談會議,對企業從價格、食品、特種設備安全等方面進行培訓和告誡,壓實主體責任。對住宿行業實行干部包抓,24小時全天候監測,發現價格異常,第一時間核查處置。圍繞酒店住宿、景區門票、停車收費、商超促銷等領域,開展價格專項檢查。約談重點企業500家,查處價格違法案件5起。
計量監管方面:聚焦集貿市場、商超、加油站等重點場所,嚴查電子秤、加油機等計量器具準確性及明碼標價情況,嚴厲打擊短斤少兩、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保障群眾“秤”心如意過節。檢查計量器具使用單位242家次,檢查計量器具672臺(件)。
無證無照查處等方面:緊盯“五一”期間民生和新消費、新經濟等領域,聚焦農村、城鄉結合部、醫療機構周邊、文化娛樂場館周邊等違法行為多發區域,嚴厲查處無證無照、虛假宣傳、侵權假冒、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查處無照案件1起、商標侵權案件1件。

暢通維權通道,優化消費環境
實行“24小時值班+全天候接訴”機制,自4月中旬以來累計受理投訴舉報220件。在重點商圈設立“消費維權服務站”53個,現場調解糾紛160余起,實現“小事不出店、矛盾快化解”。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及時發布消費提示4期、紅黑榜2期,內容涵蓋食品安全、旅游消費、價格、特種設備安全等多個方面,提醒消費者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科學理性消費。
加強值班值守,確保安全穩定
節日期間,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帶班領導統籌調度,值班領導帶隊深入一線巡查,確保應急響應“零延遲”。通過建立“值班日志+工作臺賬”機制,對12315、12345等平臺投訴舉報實行“接訴即辦”,5月1日至5月5日,累計受理各類投訴舉報48件,較2024年同期下降48.4%。
“五一”假期期間,麥積區市場監管局全體干部職工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以“嚴實作風”踐行“監管為民”的初心使命。今后,將持續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不斷提升市場監管水平,為廣大人民群眾營造更加安全、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