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麥積區各級各部門準確把握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目標任務,立足各自實際,一體推進學查改,確保學得深、查得準、改得實,以實際行動彰顯學習教育良好成效。
深學細悟,夯實思想根基
各級各部門以學習研討等多種形式,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確保學深學透學實。
區法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始終把學習研討作為主要方式,以上率下示范帶動各支部開展學習交流,進一步吃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重要論述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為查擺問題、集中整治打牢思想政治基礎。組織全院干警觀摩李某受賄一案庭審,現場敲響廉政警鐘,真正讓干警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
區林草局黨組堅持領導干部領學促學,充分發揮班子成員“關鍵少數”作用,帶頭制定學習計劃、帶頭開展學習研討、帶頭講授專題黨課,帶動局屬各支部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深入開展學習活動,形成層層抓學習的良好局面。運用“廉政黨課+案例剖析”形式,組織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價值觀、政績觀。
馬跑泉鎮黨委制定學習教育計劃表,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干部例會等載體開展集中學習,對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等重點內容原原本本學、交流研討學,鎮黨委班子成員落實包抓聯系制度,督促各村黨支部扎實開展學習教育,持續引導鎮村兩級黨員干部增強紀律意識、錘煉優良作風。
對標自查,摸準問題癥結
各級各部門堅持問題導向、開門教育、真查實改,全面深入查找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方面存在的問題,深挖根源,堅決有力抓整改整治。
區檢察院黨組對現有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進行全面梳理,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組織各內設部門圍繞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貫徹落實情況進行自查自糾,重點查找在公務接待、公務用車、辦公用房、津補貼發放等方面存在問題,并建立問題臺賬,明確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檢務督查部門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并糾正問題不足,以廉立檢打造人民滿意的檢察隊伍。
區教育局黨組打出深化作風建設“組合拳”,建立“舉報信箱”“家長開放日”制度,拓寬群眾監督反饋渠道,及時回應群眾訴求。開展“校園餐、教材教輔征訂及校服采購”督查整治行動,對全區57所學校開展“拉網式”檢查,進一步規范校園管理,保障學生切身利益,守護學生健康成長。班子成員主動與來訪群眾面對面懇談交流,針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現場答疑解惑,建立“受理—交辦—反饋”閉環工作機制,切實做到“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
區文旅局黨組綜合運用設置意見箱、召開文旅推介座談會等方式,廣泛征求服務對象、文旅企業等意見建議,設立文旅領域服務熱線,及時受理游客和基層群眾咨詢和投訴,建立問題臺賬,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時限,盯住行業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抓整治,持續提升文旅行業服務意識,著力打造“東方微笑多彩麥積”文旅品牌,推動全區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
麥積鎮黨委通過走訪座談、征求意見等方式,認真聽取群眾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的意見建議,深刻剖析主客觀因素,深挖問題根源,舉一反三、引以為戒,從嚴從實查擺問題,逐條分析表現,建立整治清單,細化整改措施,扎實推進整改。
立行立改,解決急難愁盼
各級各部門堅持把學習教育同推動中心工作、加強民生保障等有機融合,推動學習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區工信局黨組堅持把學習教育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常態化推進“三抓三促”行動等結合起來,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性檢查,讓企業騰出更多精力抓生產。深入落實“包抓聯”“六必訪”制度,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建立企業問題清單,“一對一”研究解決措施,針對建材企業缺少訂單問題,召開全區重點項目產銷對接會,為區內建材企業和重點項目單位牽線搭橋,用心用情用力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北道埠街道黨工委推出“碼上話事”服務小程序,面向轄區居民廣泛征集路面破損、樓道堆積物等公共問題以及水電故障、鄰里糾紛等生活難題,通過小程序拍照上傳完成報件,街道系統管理員在線識別分類并派單至對應社區,明確問題處理要求和期限,社區通過核查、反饋、處理、跟蹤等程序,對第一時間能解決的及時協調解決,對一時不能解決或涉及多個部門協同處理的,由街道黨工委或相關社區黨組織牽頭,召開大工委會議、大黨委會議研究解決,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甘泉鎮黨委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互相幫等多渠道收集群眾訴求,針對“一老一小”服務難題,黃莊村黨支部搭建“紅星課堂”和老年活動中心,整合農家書屋資源,組織志愿者每天晚上開設課后輔導班,做好留守兒童服務;在石溝村產業路硬化施工過程中,村兩委干部現場收集群眾訴求,針對施工期間造成路面損壞等問題,現場提出整改方案,協調施工方完成損壞點維修,最大程度保障群眾切身利益,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生動實踐。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