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宋倩倩任澤瑄)盛夏時節,麥積區甘泉鎮的果園里,一場熱鬧的“田間課堂”正在火熱進行。數十位果農緊緊圍繞著技術專家,全神貫注地學習新型青砧苗木的嫁接與管護技術。這場別開生面的技術培訓,是麥積區農業農村局果業發展中心為破解傳統果園改造難題,特別引入專業力量開展的“訂單式”技術服務,旨在為果農提供精準、實用的技術指導,切實解決老果園改造中的技術難題。
在甘泉鎮八槐村的果園里,果農們緊緊跟隨手持剪枝刀的技術專家,在果樹間來回穿梭。來自陜西咸恒農科青砧苗木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高峰一邊手握青砧木苗,一邊圍繞青砧苗木特性展開系統講解:“這種新型砧木根系發達、抗旱性強,特別適合麥積區山地果園的環境。它的抗逆性明顯提升,嫁接后主干不易折斷,還能顯著減少病蟲害發生……”高峰詳細地講述著青砧苗木生長的關鍵細節,果農們聽得認真,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

“這青砧苗子確實好,栽下去成活率高,長得也快。可咋剪枝?啥時候追肥?用啥藥防蟲害不傷樹?我心里是真沒譜!”八槐村果農阮建強說出了大家心中的疑問。阮建強家的老果園因品種老化收益低,去年借著政府挖改項目換種了矮化密植的青砧苗木,“以前的老經驗用不上,就怕管不好,白瞎了這么好的苗子和咱投入的心血。這次專家來地里教,真是想到咱心坎上了!”
近年來,麥積區當地一些果園面臨樹齡老化、品種單一、抗災能力弱等難題。為此,老舊果園挖改升級工程持續推進。優質青砧苗木憑借顯著的高成活率,贏得了果農的青睞,成為果園換代的“主力軍”。然而,新苗“安家”后,如何科學培育管理,成了許多果農面臨的技術難題。

為了打通技術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麥積區果業發展中心主動出擊,近日特邀青砧苗木供應方資深技術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為果農們送來了一場期盼已久的“技術及時雨”。“今天咱們特別邀請陜西咸恒苗木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來到田間地頭進行指導。按照協議約定,他們以后要進行售后服務,在每年的不同季節,會指派專業技術人員,對咱們的青砧園和矮密園進行技術指導。對全區自2022年至目前建設的青砧園,提供技術指導服務。”麥積區果業發展中心高級農藝師錢永波介紹。
據了解,今年,麥積區共完成老果園改造提升14200畝,引進各類青砧苗木60余萬株,其中,青砧矮密成品大苗建園300余畝。今后,麥積區將擴大此類“訂單式”技術培訓覆蓋面,同時積極培育本土技術骨干,建立常態化服務機制,確保青砧等新優品種在麥積區不僅“種得活”,更能“長得好、效益高”,切實為麥積果業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勁動能,讓麥積的果園結出更多“致富果”。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