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陶宇莫哲濤)8月26日,麥積區舉行2025年漁業增殖放流活動,在渭河城區段、東岔大溝、利橋紅崖河流域和潁川河流域同步開展投放,共放流鯰魚、鳙魚苗種45萬尾,旨在進一步修復水域生態環境,促進天然漁業資源恢復,推動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平衡。
本次放流活動嚴格按照科學規劃和生態保護要求實施,主要投放在渭河麥積城區段、東岔大溝、利橋紅崖河流域及潁川河流域四個主要水域。其中,渭河麥積城區段投放22萬尾,東岔大溝投放6萬尾,利橋紅崖河流域投放14萬尾,潁川河流域投放3萬尾。

“為維護天然水域漁業資源及生物多樣性,經專家科學評估,選定放流鯰魚、鳙魚共計45萬尾。此次增殖放流將對我區天然水域生態環境的恢復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麥積區漁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吳國思說道。

放流過程中,一尾尾活力十足的魚苗隨流水緩緩入河,迅速游向各處,為河道注入新的生機。為確保放流效果,區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全程監督,嚴格審核苗種供應資質,切實做好檢疫與質量把關,并將聯合漁政執法部門加強放流區域巡查管理,嚴格執行禁漁期、禁漁區制度,嚴厲打擊非法捕撈,保障魚群安全生長。

今后,麥積區將通過定期水質監測、資源調查與社會反饋等多渠道,科學評估增殖放流成效和生態恢復狀況,積累漁業資源養護與生態保護數據,持續推進水域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社會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