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時下網絡的新寵,實際上就是一種日記,但不再像傳統的手寫日記有很高的私密性,這是一種公開化網絡日記。在博客里,可以盡情地宣泄情感,可以天上地下地高談闊論,也可以專爆吸引眼球的“猛料”……所以,這種網絡日記吸引了眾多娛樂圈名人、文人騷客,也獲得了無數網民的青睞。如今,地產界的腕兒級人物潘石屹也出現在了博客的陣容。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在老潘的博客里尋找一些閃光言論。
■我記得90年代初我說過一段話:“現在做房地產,不要用自己的眼睛,也不要用自己的耳朵,要用自己的鼻子去聞。”這是因為你看到的消息,你聽到的消息中有大量的水分。許多都是以訛傳訛,有些最初是真實的東西,傳幾次也就失真了,變成假的了。今天的北京不光每一年交易土地的價格掛在網上,連政府土地交易了多大量,交易了什么位置的土地都寫得明明白白,對任何人來說,只要他會上網,每個人取得信息的權利都是平等的,因為誰都可以去查詢,這將大大地提高這個市場的效率。而關于房子交易的信息,中央政府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就反復地下發文件,要公布給大眾,這就可以避免許多購房人上房地產發展商當的可能性。從我的這些親身體會來看,互聯網在中國各行各業的應用,將會成為我們這個社會建立誠信的最重要的工具。——摘自《你父親一定是圖書管理員吧!?》2006-02-1418:18:45
■溯寧回來后也沒有歇著,寫了一篇《中國互聯網十年思考》。記得1994年初,溯寧剛回國時,就給我們熱情萬丈地介紹Internet,當時的Internet還叫“信息高速公路”,門戶網站叫“網關”。當年馮侖聽完溯寧的介紹后,還激動地拉著溯寧的手說:“你就是中國的瓦特!”稱溯寧是“瓦特同志”。想起來當年還有人認為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研制出來顛覆中國政府的武器,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那時真是非常神經過敏,很可笑。彈指一揮間,十幾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互聯網對世界和中國已經產生了巨大的革命性影響。——摘自《達沃斯余波》2006-02-1010:07:19
小編插話:特別通知——潘總現在已經不用手機了,列位看官如有任何問題就請在他博客上的留言吧。
■過去的幾年時間,我常常面對國內外的記者,但大部分都是財經記者和房地產記者,也常常因為他們報道的失誤和他們生氣。但回想起來,這些財經記者和房地產記者所犯的錯誤一般都是知識方面的錯誤,或者是無意中的疏忽,例如把土地的“出讓”寫成了“轉讓”;把別人說的“物業稅會引起房價跌20%”的話,無辜地安在了我的頭上;把我與任志強的名字在文章中互換了等等。仔細地分析這些失誤,都不是故意的,雖然這些錯誤也常常給我們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但從動機上來說,他們并不愿意往錯里寫,只是水平問題。而昨天面對的這些娛樂記者中,有個別的娛樂記者從出發點上就想搞點八卦新聞出來,動機就是不純潔的。有一家媒體在采訪我時,保利博納的工作人員不斷地提醒他,不要問八卦的問題,但還是無法阻止他繼續問他的八卦問題。我想他們可能已經習慣了,也許這是娛樂圈的行規吧,我作為一個門外漢,不懂得這個圈子的行規和游戲規則。——摘自《<阿司匹林>要在情人節上映了》2006-02-0916:44:30
小編插話:可憐的潘總,豈知自己一旦進入“娛記”的鏡頭,那就是“羊入虎穴”啊。同情,同情!
■春節前我和張欣一起去達沃斯參加世界經濟論壇,我最大的收獲就是體會到:人一定要走在這個時代的前面,否則不管你過去有多么輝煌的歷史,有多大的成就和作為,一旦不與這個時代同步,就會被時代淘汰,就會變得落伍。想當年,索羅斯是如何的叱咤風云?但從今年的達沃斯論壇來看,時代已經把這一批人遠遠地淘汰掉了。——摘自《走在大同世界的前面》2006-02-0816:10:16
小編插話:永遠不做大、不多做的潘總,也是不希望被時代遠遠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