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鑄輝煌 昂揚奮進譜新篇
——秦安縣委書記陳天雄、縣長王東紅談金融危機下的經濟發展
配圖:天水在線
金融危機襲來,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秦安縣如何在危機中把握機遇,加快發展,做到保增長、擴內需、強基礎、調結構、促和諧?對此,秦安縣委書記陳天雄、縣長王東紅為記者闡述了該縣的發展思路:堅持以農業為基礎,以商貿為依托,以加工業為支撐,緊緊圍繞“以商興市、以市建城、以城帶鄉、工貿聯動、城鄉一體、協調發展”的方針,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優勢、商貿流通優勢、旅游資源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全面實施促農增收“六大行動”工程和產業推動、商貿帶動、旅游拉動、勞務促動“四輪驅動”戰略,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基地建設、品牌建設、專業市場建設和小城鎮建設,立足擴大內需保持全縣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今年,秦安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奮斗目標是:生產總值達到24.25億元,比上年增長12.5%;財政收入達到9198萬元,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3.25億元,增長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600元,凈增6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43元,凈增44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
發展特色產業 增加農民收入
陳天雄表示,秦安縣將始終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大事來抓,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合理流轉,進一步做大做強林果、畜牧、勞務等支柱產業,積極扶持發展“龍頭”企業,不斷提高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水平。大力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著眼于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大力扶持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王東紅告訴記者,秦安縣今年要高標準建設果椒基地12萬畝,新發展規模養殖戶400戶,新增養雞100萬只。抓好秦安蜜桃、花椒、蘋果、脆瓜、粉條等農產品商標注冊,爭取“中國蘋果之鄉”命名。興辦以農畜產品加工、包裝、貯藏、運銷為主的龍頭企業。完成玉米全膜覆蓋種植20萬畝,建設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5000畝,優質洋芋生產基地10萬畝,中藥材生產基地2.5萬畝。組建秦安縣勞務派遣公司,加大培訓力度,年內輸轉勞務人員9.5萬人,勞務收入達到4.3億元。全面實施蓮花鎮董灣等13村整村推進項目。
多引進事關改善民生的好項目
陳天雄說,秦安縣將搶抓國家擴大內需機遇,爭取落實一批對全縣產業發展、農民增收拉動作用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努力擴大投資規模。依托林果資源和工業污染小的優勢,以打造“西北食品加工基地縣”為目標,積極引進食品加工項目。加大通鄉油路和農村公路通達工程、通暢工程建設力度,做好天平高速過境項目的爭取工作,加快在建項目特別是工業園區在建項目建設進度。
王東紅說,秦安縣今年將重點抓好泰達印務1億個優質紙箱生產線、北京養加加果蔬汁飲料生產線、武漢凱迪生物質能源、圣源果業和隆源果品進出口公司二期工程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食品、小商品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提高小商品市場自產商品率,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培育果汁、毛毯、鉛筆、粉條等工業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
發展現代服務業 建設商貿大縣
陳天雄認為,秦安縣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聚集一切發展力量,大力實施全民創業工程,迅速掀起全民創業熱潮。以商貿業的蓬勃發展,帶動非公企業及林果、養殖、勞務和文化旅游產業的大發展。
王東紅表示,秦安縣以全力打造中國西部小商品城為目標,完善市場流通體系,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努力建設商貿大縣。啟動秦安·中國西部小商品城、秦安物流倉儲中心建設,抓好郭嘉、葉堡、蓮花農貿綜合市場和興國北大果品市場建設,規范完善西川蔬菜批發市場和城區便民市場。加強與浙江等發達地區的經貿合作,努力將秦安建成覆蓋隴東南、輻射周邊省市的商流、物流中心。
搞好小城鎮建設 推進城鄉一體化
陳天雄還說,秦安縣將以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為切入點,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向農村轉移,逐步實現公共服務資源在城鄉的均衡合理配置。積極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和農村安全飲水、沼氣建設、流域治理工程,穩步推進隴城、蓮花、郭加、魏店、葉堡、興豐等小城鎮建設,不斷加快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建設進程。
王東紅強調,今年,秦安縣在城市建設上,將實施北壇小區、鳳山小游園綜合開發,啟動城區污水處理廠和5000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設,抓好解放北路三里鋪至職教中心段改造鋪油和城區重點區域的綠化、亮化、美化及小巷道硬化工程。完善農村公路網絡規劃,完成喇(嘛墩)雙(廟)、古(城)王(尹)、西(川)王(窯)公路改造鋪油和46條200公里農村公路通達通暢工程。多渠道爭取建設資金,全力抓好城鄉居民住房和教育、衛生等災后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