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秦安縣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以來,省市縣各單位、廣大干部行動快,分赴一線駐村入戶深入調研,掌握鄉情村情民情,制定貧困村發展規劃、貧困戶發展計劃和今后工作打算,開局良好,創造性地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工作進展順利,廣大群眾反響強烈,亮點頻閃。“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這一重大決策,順應了廣大農民的新期盼,邁出了轉型跨越的新步伐,吹響了脫貧致富的沖鋒號。
接近2 個月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秦安緊緊扣住“宣傳政策、教育農民、反映民意、疏導情緒、強基固本、促進發展、推廣典型”七大任務,當前工作和今后工作有機結合,近期工作和長遠打算緊密聯系,在“聯實”上做文章,幫民解困為民解憂,陸續浮現出引領行動更好開展的典型的人和事。為進一步引導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更深入開展,現推出——典型宣傳。

春陽普照大地綠,微風輕拂桃花紅。四月的王尹鄉胡坪村,田野里綠意漸濃、生機盎然,農路上人來車往,歡聲笑語,一個個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活躍在田間地頭、村巷農舍,幫村民們定株栽苗,解決農業生產難題。這是兩個月以來省、市、縣在胡坪村開展“雙聯富民”行動的一個縮影。
近日,一輛滿載11000余株蘋果樹苗的貨車抵達胡坪村,早早等待在村頭的村民,一下子來了精神。他們按照原來申報的種植規模,依次上前登記,領取果樹苗。在發放果苗現場,技術員向村民講解了種植苗木時應注意的事項和苗木成活后的管理方法。村民們紛紛表示,要珍惜這難得的機遇,回去后按規定進行種植和管理。

在駐村干部的幫助下,胡生田等村民在自家平整的土地上忙開了。挖坑,栽苗,培土,澆水,很快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果樹苗便在自家地里扎下根來。“幫扶單位出資在村里修了一條路,方便了農產品的銷售,并給村民購買了樹苗,以后果子還保收購,大伙都覺得很有奔頭。”胡生田說出了大伙的心聲。
據悉,省財政廳為胡坪村(包括56戶非聯系戶)運來蘋果樹苗11000株,共栽植180畝,并全面啟動了長6公里、由村委會通往靖天路的公路加寬改造項目。
兩個月前,村支書高俊峰深有感觸的一番話,道出了胡坪村的發展瓶頸,胡坪村是秦安縣果園發展起步最早的鄉村,早在八十年代,農民就已經開始大量的栽培果樹,但現在果園老化比較嚴重,新栽的幼苗還沒到掛果期,農民對果園栽培不夠重視。“現在群眾已經深切地體會到了不轉變思路就不能脫貧致富,所以,村民想大力發展花椒、蘋果種植,只要政府支持,我們會齊心協力地干好。”
省財政廳瞅準了胡坪村地理環境的特點,決定要加快胡坪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林果業。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栽植新果園、提升改造老果園為民尋找脫貧致富途徑的同時,加大對產業路網項目的扶持力度,解決村民行路難,農產品運輸銷售難的問題。兩個月的時間里,省財政廳先后四次來到胡坪村,通過排查摸底,確定幫扶對象,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方案,又深入田間地頭,尋找適合當地產業發展之路。到今天,省財政廳從謀劃該村的發展思路到一件件實事逐一落實,該村村民們看到農路修好了,樹苗運來了,省財政廳的幫扶讓他們更加鼓足干勁,胡坪村迎來了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