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黨的十八大·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
天水在線走進秦安看城建
——鳳山風景區

(圖為鳳山景區)

(10月27日,天水在線走進秦安縣,開展“喜迎黨的十八大,走進秦安看城建”主題采訪活動,用鏡頭記錄和展示秦安縣近年來城市建設帶來的喜人成果,全面反映以城市建設為抓手推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 圖為鳳山風景區全貌)
(鳳眼)
城市建設離不開景區建設,如畫般的景區是一個城市的看點,同時也是文化產業的節點。今年秦安縣大手筆、大規劃、大投入,努力打造鳳山風景區建設。
10月27日,天水在線一行在縣委宣傳部有關人員的陪同下深入鳳山風景區踏堪,沿著高處一覽縣城全景,往下深入便是兩個有創意的基本對稱的小水域,正在施工的負責人風趣的說,鳳山是從大地灣附近的九龍山向西延伸的余脈,因其形如鳳凰雄峙,兩水域猶如鳳凰眼睛。這一說不由得一行人深思,這兩水域確把打造的景區“活”了。景區的打造包含了諸多個元素,綠化、亮化、硬化、美化還有看點都不例外。當天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正在搶時間栽植景觀樹,每一棵景觀樹都有它最便當的位置。再往下便是泰山廟古建筑群,圍墻全用青磚配朱紅墻面改造原紅磚砌成的圍墻,使地面、圍墻與泰山廟明清古建筑群的融為一體。無論是通行景區的步道、配有雕刻圖案的青石欄桿、印象建筑等等細節都彰顯了景區建設的細節和別致。

鳳山風景區位于縣城東部,整個景區分為泰山廟古建筑群、鳳山生態公園兩大部分。泰山廟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現存明清建筑31座,分一閣、一宮、兩廳、三廈、24殿宇,分別建在拾階而上的九個臺階上,是天水市范圍內保存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其蓬萊閣是秦安縣的標志性建筑,現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2A級旅游景區,天水市2星級公園,正在申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先后實施了鳳山蓬萊閣的修繕,西面山體加固工程,修建了上山游步道,對景區進行了美化、亮化、綠化和硬化。

今年年初,縣委、縣政府將鳳山景區生態公園建設列為重點工作之一,下大力氣對區域內的排水、電路、護坡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對鳳山頂堡子墻以北區域進行綠化和修建步道、連廓;對鳳山頂創意進行小水域景觀建設;對堡子墻以南、泰山廟西側區域的山體加固、道路建設、綠化等。

在建設中,通過散發《捐資維修泰山廟倡議書》,在縣電視臺發出倡議,積極與秦安籍企業家聯系,號召縣內企業和社會各界為工程建設捐款。針對泰山廟古建筑內部供電線路老化嚴重,前山門石護坡年久失修,安全隱患突出的問題,完成了泰山廟古建筑群內部供電線路的改造,采用框架結構對前山門石護坡進行了維修,改造泰山廟內部的水路,有效解決了排水不暢的問題。改造上水管道150米,用大方青磚鋪設泰山殿、財神殿等院內地面200多平方米,用配有雕刻圖案的青石欄桿更換原水泥欄桿800多米,用青磚配朱紅墻面改造原紅磚砌成的圍墻400多米,使地面、圍墻與泰山廟明清古建筑群的風格保持一致。改造鳳山西側原有道路160多米,恢復歷史遺留土城墻50米,砌筑假山式塊石一處,夯筑崖埂350米(高6.4米),新建道路210米、單行步道160米、花崗巖欄桿17.4米,埋設下水管400米,建成1410平方米的廣場一個,正在建設生資公司巷至堡子坪2公里的上山棧道,明清式亭廊(13間、長39米,方亭2座,總面積為162.64㎡)、六角亭(2座,總面積32.7㎡)。安裝上水管道4822米,50KVA的變壓器2臺,鋪設電纜160米,20平方米的磚混泵房2座,容積30立方米的封閉式前池1座,在山頂建成500立方米的蓄水池2個,建成人造月亮1個,正在開展廊亭、北斗七星等景觀工程的后期建設工作。綠化了鳳山西側1.4萬平方米的拆遷區域,栽植樹種31種88153株,在堡子墻以北區域內栽植香花槐、塔柏、垂柳、雪松等大樹種苗木10000余株。
鳳山風景區的建成將形成一條鳳山風景區—明清一條街—文廟—縣博物館—大地灣的精品旅游線路,拉動縣域旅游經濟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