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桃花齊盛開 游人如織競開心
秦安何灣萬畝蜜桃生產基地被認定為“中國美麗田園”的思考
秦安外宣辦 王文芳

“田園”本義之田地與園圃。而秦安何灣萬畝蜜桃生產基地田園鑲上“中國”、“美麗”兩道花環,這就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田園。
芳菲四月,何灣萬畝蜜桃生產基地,乃至秦安大地,朵朵桃花立在枝頭競相綻放,漫山遍野的粉嫩嬌顏在藍天綠枝的映襯下,顯示出濃濃的春意。置身于粉色的花海,當微風吹過,陣陣清香撲鼻而來,蜜蜂哼唱著小曲飛過耳畔,宛若人間仙境。每個身處鬧市的人,心中都深藏著一個返璞歸真的自然夢想,追求一種愉快、輕松和開心。
秦安縣何灣萬畝蜜桃生產基地“秦安何灣桃花景觀”被農業部認定為“中國美麗田園”。緣何?

——傳統優勢。據秦安縣志記載,秦安蜜桃早在漢代時就已廣泛栽培,在唐宋時期,“齊桃”、“二格子桃”和“秋桃”就以個大、色艷、味美而遠近聞名。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在病中想吃故鄉的蜜桃,專門派遣使者快馬兼程到秦安采摘,從此秦安蜜桃被作為朝廷貢品,名揚四海。北宋時期秦安就有“城北十里桃花川”之說。長期的蜜桃栽培,在葫蘆河流域形成了自興國鎮廟咀村到郭嘉鎮邵咀村全長30余公里的數萬畝桃園,每到春季,桃花競放,香氣四溢。

——地理優勢。秦安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北部,屬隴中溫帶半濕潤氣候,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北方落葉果樹最適栽培的黃金緯度區之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土層深厚、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農作物生長期較長等特點,都非常適合果樹的栽培。縣境內海拔1120米—2020米,年平均氣溫10.4℃,正常年景年均降水量507.3毫米,為蜜桃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獨特的氣候土壤資源優勢孕育出了獨特的秦安蜜桃。秦安獨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北方落葉果樹最適栽培的黃金緯度區之一,也是中國桃的原產地之一。出產于秦安縣的秦桃是我國現有三大桃種系中的甘肅桃的種源,也是現代秦安蜜桃的鼻祖。

——品種優勢。秦安縣桃品種資源豐富,先后從多家科研院所、蜜桃生產先進省市積極引進栽植早、中、晚熟鮮食蜜桃品種100多個,品種結構和生產布局日趨合理。其中:早熟蜜桃品種有春艷、春蕾、早花露、早春水蜜、麥香等,六月中下旬成熟;中熟蜜桃品種有倉方早生、紅桃、大久保、北京七號、紅清水、綠化9號、沙紅桃等,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成熟;晚熟蜜桃品種有八月脆、處暑紅、萊山蜜、紅雪桃、秦王桃等,八月下旬至九月下旬成熟。近年,從中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引進了中桃6號,春美,油蟠桃36-3,黃金蜜桃3號,中油4號、5號、8號、9號、10號、12號等10個桃樹新品種。

——品牌優勢。秦安蜜桃以優良品質而遠近聞名,暢銷西北乃至全國各地,被消費者賦予“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的美譽。1987年京紅、大久保桃被甘肅省政府命名為優質農產品; 1997年八月脆桃在甘肅省首屆林果產品展覽交易會上榮獲銅獎; 2000年3月,秦安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名特優經濟林桃之鄉; 2004年秦安蜜桃獲國家級綠色食品認證。 2006年北京七號桃被評為北京奧運會推薦果品一等獎,并獲“中華名果”稱號; 2007年, 秦安蜜桃在甘肅省第二屆林果花卉展覽會上,被評為“甘肅省十大名果”,其中紅雪桃被評為金獎; 2008年秦安蜜桃通過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009年,砂子早生桃在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舉辦的全國首屆早熟桃評比活動中榮獲“龍泉杯”優勝獎; 2012年,在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組織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秦安蜜桃品牌價值為7.04億人民幣; 2013年,秦安蜜桃倉方早生在“2013年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蒙陰杯’全國賽桃會”上榮獲銀獎。 2008年7月,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決定對秦安蜜桃實施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規模優勢。秦安縣立足縣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 深度開發、提高效益的原則,把做大做強做優林果業作為富民強縣的重大戰略,以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和實施品牌培育為重點,大力發展蜜桃特色產業,至2013年底,秦安縣共有桃面積10.2524萬畝,產量11635萬公斤,產值34905萬元(建成日光溫室桃棚417座,結果417座,2013年總產量達420噸,實現產值810萬元)。蜜桃種植主要分布在興國、西川、劉坪、王尹、葉堡、郭嘉、安伏、王窯等鄉鎮的川道區和淺山區。

——基地優勢。已建成萬畝蜜桃基地2個,千畝以上桃基地20處,蜜桃專業村64個,全縣桃農47600余戶。不斷擴大蜜桃基地的規模,特別是王尹鄉按照“南山蘋果北山桃”的產業發展布局,堅持“宜果則果壯產業,宜林則林促生態”的原則,探索出了“梯田+林果+全膜+節灌+路網”的五位一體發展模式,在馬河、孫灣、李磨、三大流域高質量建設萬畝優質蜜桃基地,通過實行整流域規劃、分年度實施,到2013年完成優質蜜桃種植面積8000畝。 大力推廣桃樹長枝修剪、起壟覆膜節水、配方施肥、種草覆草、疏花疏果、果實套袋、低產園改造等技術。同時,利用孢子捕捉器、蟲情測報燈、果園氣象站、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等物理生物方法,進行病蟲害預測預報與綜合防控,加大果園管理新技術培訓力度,使果農的科技素質與果園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高,有效增加了果園效益和果農收入。

——市場優勢。秦安縣不斷健全完善林果市場化服務體系,實現了生產與銷售的對接、農民與產業的雙贏。按照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的要求,綜合運用政府引導、市場調節等手段,不斷提升市場服務功能,先后在興國、西川、蓮花、葉堡、郭嘉、安伏等鄉鎮建立果品專業市場20多個。同時,對內建立了一批經政府認定的果品收購網點和經營隊伍,規范果品營銷渠道,對外實行分類、分級包裝,統一標識,終端直銷,樹立誠信買賣的良好形象。成立了果品經紀人行業協會,組建了興國、西川、劉坪、蓮花等26個鄉村專業果農協會,全縣有2500多名經紀人活躍于果品市場,積極為果品銷售牽線搭橋。通過建立信息服務平臺,加強與省內外農業網站的聯系,實現信息共享,網上交易果品7000多萬公斤,暢銷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四川、北京、上海、廣東等地。

2013年由農業部組織開展的首批“中國美麗田園”推介活動,甘肅省只有兩處,秦安縣何灣萬畝蜜桃生產基地其中之一認定為“中國美麗田園”絕非偶然。該蜜桃生產基地將休閑功能與農業生產功能進行有機結合,涉及秦安縣劉坪鄉8個自然村,面積1.28萬畝,占全鄉耕地總面積的84.8%。初步形成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發展新格局,有力地推動了周邊地區蜜桃、蘋果等果品生產向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進而帶動觀光、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不難想象,“中國美麗田園”秦安縣何灣萬畝蜜桃生產基地將是人們踏青賞花的好去處、集“自然-生產-休閑-娛樂-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生態觀光農業景觀。預示秦安廣大人民群眾發展林果產業的勁頭更加的飽滿,秦安人民追求致富的信念更加充足。想必盛夏的時節,一顆顆碩大的蜜桃成熟的時候,將是更大的一場盛宴,秦安人民期待著所有天南地北的客人,來秦安品嘗蜜桃,觀賞盛夏的秦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