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秦安>>正文
【獻禮國慶】秦安縣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綜述(圖)
(2014-9-30 11:07:49)  來源:秦安縣委外宣辦 馮喜成 王新莊  打印本頁

  編者按: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華誕,充分展示近年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營造全縣上下喜迎國慶的濃厚輿論氛圍,從即日起,秦安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獻禮國慶》專欄,推出系列報道,以生動的實事,詳實的數據,宣傳報道全縣在產業發展、扶貧開發、城鄉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進一步激發全縣上下干事創業的熱情,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秦安而努力奮斗。

  【獻禮國慶】

  四輪驅動興產業  媧鄉巨變奔小康

  ——秦安縣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綜述

 

  秦安縣是全省18個干旱縣之一,也是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縣。建國65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勤勞樸實的秦安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在古老文明的媧鄉大地上譜寫了濃墨重彩的光輝篇章。昔日貧窮落后的古成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一個經濟發展、百業興旺、山川秀美、文明和諧的新秦安在葫蘆河畔悄然崛起。

  沐浴著黨的陽光和雨露,秦安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踏著新時代的堅實步伐,乘著改革開放的強勢東風,依托區位優勢 ,發展特色經濟,做大做強林果、商貿、勞務、旅游等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路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2013年,全縣生產總值實現49億元,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3.85億元。

  林果產業增收富民

  素有“瓜果之鄉”美譽的秦安縣,是我國林果栽培的最佳優勢產區之一。上世紀80年代以來,歷屆縣委、縣政府立足縣情,因地制宜,把發展以蜜桃、蘋果、花椒為主的林果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一屆接著一屆干,屆屆都有新發展,林果業已成為富民強縣的一大特色支柱產業。

  近年來,秦安縣委、縣政府把做大做強林果業作為富民強縣的重大戰略,以打造全國果品產業重點縣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效益為中心,以品牌建設為重點,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調整結構,擴大規模,強化服務,突出特色,不斷做強做大林果支柱產業,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創出了一條干旱貧困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截止2013年底,全縣林果總面積達90.63萬畝,其中蘋果面積59.07萬畝,桃面積10.25萬畝,花椒面積18.85萬畝;去年全縣林果總產量47.44萬噸,實現產值19.78億元。

  商貿流通日益繁榮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秦安縣把培育建設市場作為搞活商貿流通、繁榮城鄉經濟的基礎工程常抓不懈,取得了顯著成效。聞名遐邇的興國小商品市場經過兩次擴改建后,規模、檔次得到較大擴容和提升。在該市場的帶動下,輕紡商城、果品批發等專業市場相繼建成,五洲、家福樂等大型購物超市落戶秦安,萬鄉千村市場遍布鄉村,西川木材、云山農貿等鄉村特色市場和北壇、鳳山等社區市場建設有了較大發展。截至2013年底,全縣各級各類市場達到47多個,市場建設總投資近2.2億多元,市場年交易額約7.2億元。

  2012年,秦安縣提出了“發展大市場、搞活大流通、建設商貿城”的宏偉目標,緊抓”商貿活縣”戰略不放松,加快構建倉儲配送、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等現代物流體系,全力打造秦安?中國西部小商品城。隨著一大批市場建設項目的實施運營,秦安商貿業將實現更為輝煌的二次騰飛。

  勞務輸轉長足發展

  人多地少,山多川少,是秦安縣的真實寫照。近年來,秦安縣高度重視勞務經濟工作,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優勢,把勞務培訓輸轉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提出了“走出去、立住腳、返回來”發展勞務經濟三步走戰略,推行“宣傳、培訓、就業、維權、創業”五位一體的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條勞務產業發展的新路子。僅2013年,全縣累計輸轉剩余勞動力11.2萬人,有組織輸出6.89萬人,勞務培訓3.97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3.9億元。

  同時,該縣還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建立了保安和家政服務基地,在新疆建立了建筑基地,在青海等地建立了筑路用工基地,在江蘇和廣東等地建立了加工制造業基地。目前,全縣累計建立各類優質勞務基地達100多個。在全國大、中城市設立了30多個勞務工作聯絡站,為務工人員牽線搭橋,收集傳遞用工信息,幫助更多的農民走出家門,創收致富。

  文化旅游方興未艾

  秦安縣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有大地灣遺址、興國寺、文廟三處全國重點保護單位,還有街亭古戰場、女媧祠、明清店鋪一條街等文化遺存近百處。當地民間文化絢麗多彩,秦安小曲、陶藝制作、草編工藝等分別被列入國家、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大地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被國家文物局正式批準立項,鳳山風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劉坪鄉何灣萬畝蜜桃國被認定為“中國美麗田園”。

  近年來,秦安縣以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為契機,以建設特色文化大縣和中國歷史文化名縣為目標,以建設大地灣文化園、女媧文化園、三國文化園、名人民居文化園、民間民俗文化園五大文化園為重點,著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不斷提升發展軟實力。啟動了大地灣文化旅游產業園建設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先后建成了大地灣遺址史前博物館和秦安解放紀念館并免費開放,實施了葫蘆河生態公園、鳳山文化生態園和百里文化生態長廊建設工程。

  “十二五”期間,秦安縣旅游經濟總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關聯帶動、協調發展的旅游產業格局日趨完善,旅游產業實現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年累計接待各類游客7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4億元。旅游業的蓬勃興起,拉動了全縣旅游服務業、商貿流通業和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在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增加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輪驅動興產業  媧鄉巨變奔小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秦安縣將沿著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旅游特色化、城鄉一體化的道路闊步前進,努力構建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秦安。

攝影相關圖片
“花牛蘋果”紅了(圖) 藍天·白云·麥積山(圖) 走進晚霞湖賞荷花(圖) 環湖賽第十賽段 環湖賽第九賽段 探訪秦州五臺山(圖) 麥積山植物園郁金香(圖) 走進穎川河開發區(圖) 秦安何灣桃花景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