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4年,秦安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11132”發展戰略,全面推進改革創新,突出特色產業、重點項目、基礎設施、商貿流通、文化旅游和生態文明六大建設,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
從即日起,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凝心聚力譜新篇】專欄,宣傳報道2014年秦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的可喜成績,進一步激發全縣上下干事創業的熱情,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秦安再創佳績。
【凝心聚力譜新篇】
旱塬變沃野 三農奏華章
——秦安縣農業農村工作綜述

隆冬時節,放眼秦安大地,收獲后的田野里,一塊塊平整的梯田蘊藏著來年的希望,一道道銀白色的地膜頂霜傲雪,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現代設施大棚內,水靈靈的蔬菜惹人眼饞,規模化的養殖廠里,肉滾滾的生豬和蛋雞長勢良好;農產品加工車間內,機聲隆隆,一臺臺機器滿負荷運轉……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色,農業農村工作呈現出喜人景象。
2014年,秦安縣以現代農業示范區和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為重點,深入實施北部“一山”、東部“一川”、西部“一梁”、南部“一河”的農業農村工作“四個一”示范工程,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要求,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全力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健康穩步發展。
農業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2014年,秦安縣狠抓糧食高產創建,全面應用科技措施,擴大設施蔬菜規模,發展新型經營主體,促進農業產業經營,推動農村土地流轉,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全縣農業農村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全縣糧食作物總面積84.27萬畝,糧食總產21.64萬噸;全縣油料10.87萬畝,總產0.85萬噸;全年蔬菜產量達到25.05萬噸,蔬菜總產值達到2472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根據農戶收入情況動態監測,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5095元,較去年增長增幅15%。
秦安縣狠抓王尹蜜桃產業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高標準建設30個市、縣級農業農村工作科學發展示范點,精心打造4個特色主導產業建設示范鄉鎮,扎實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建成了劉坪鄉何灣蜜桃專業合作社等3個市級科學發展示范點,建成了隴城鎮山王土地流轉示范點等7個縣級科學發展示范點,新增規模化養殖場11個,新修梯田4.9萬畝,推廣全膜種植18萬畝,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7.8萬人,完成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7.6萬宗4659畝,新增土地流轉2.6萬畝,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84家,組建家庭農場25個。

林業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2014年,秦安縣按照調結構,建基地,突特色,創品牌,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協調發展的思路,加快生態林業、效益林業、法治林業、民生林業建設,著力推進林業發展提速提質增效,全縣林業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完成天保工程封山育林5000畝,三北五期工程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林業示范建設項目人工造林1.06萬畝、封山育林2.6萬畝,列入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范圍的的國家級公益林面積15.67萬畝,完成林產品基地建設15863畝,種苗基地100畝,補植補造20022畝。
同時,秦安縣嚴格按照綠化秦安、美化秦安、建設山川秀美新秦安的思路,堅持綠化、美化、香化相結合的原則,采取多樹種相結合的形式,以興中路沿線、魏店鄉南山、王鋪鄉羅店梁、郭嘉鎮西山為重點,高標準完成綠化面積6600畝,共栽植油松、云杉、刺槐、香花槐、側柏、山杏、臭椿、柳樹等苗木94.2萬株。緊密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按照“一軸三線”的總體規劃,以310國道、清水河沿線“百里生態文化長廊”為主軸,以通鄉路、通村路、產業路為支線,在17鄉鎮完成公路行道樹綠化350余公里,栽植楊樹、云杉、國槐等苗木41萬株。

果品產業發展再上臺階
2014年,秦安縣以打造全國果品產業重點縣為目標,按照“優質、高產、生態、安全”的果品生產理念,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效益為中心,以品牌建設為重點,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調整結構,擴大規模,強化服務,突出特色,不斷做強做大果品產業,努力讓漫山林果變成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全縣新建優質果品基地建設3.75萬畝,完成老果園提升改造2.05萬畝,完成果實套袋6.3億個,完成果園黑膜覆蓋1.5萬畝,安裝果園防霜機35臺。至2014年底,全縣水果總面積達71.83萬畝,果品總產量522365噸,年產值207692多萬元。
秦安縣依托林果資源優勢,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投入,狠抓以果品精深加工為主的工業園區建設,積極扶持發展以果品貯藏、果汁生產、花椒加工等為主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先后組建了相關企業54個,初步形成了產、貯、運、銷為一體的林果產業體系。2014年,新建果品氣調庫7座,新成立果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5個,新建家庭農場9個。至目前,全縣累計建成果品貯藏庫66座,各類簡易果窖11798個,年貯藏果品31.6012萬噸,基本實現季產年銷。

美麗鄉村建設亮點紛呈
2014年,秦安縣搶抓國家、省、市出臺的一系列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政策機遇,圍繞“四個一”工程建設,重點在310國道和蓮葉公路沿線的興國、隴城等7鄉鎮,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農村綜合文明程度為重點,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力創建2個省級“千村美麗”示范村,著力建設3個市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精心打造30個縣級整潔村,努力構建產業發展、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生態良好、鄉風文明的幸福新農村。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秦安縣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司其職、各記其功”的原則,以試點工作示范村、重點村為平臺,進一步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并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試點工作與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建設進行無縫結合,并加以捆綁實施,達到試點效果最大化。至目前,硬化巷道56.5公里,修建產業路49公里,修建排洪渠5835米,鋪設排水管道16290米,新建村級綜合服務中心7處、村級文化廣場5處、人行便橋6座,安裝太陽能路燈380盞,建成垃圾填埋場37處、垃圾房68座,打造小景點16處。
農業興,基礎牢;農村穩,天下安。如今,走進秦安廣袤的山川大地,走進普通的農民庭院,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大幅改善,感受到的是農業產業興旺、農民物阜民康的祥和畫卷。 |